用真诚负责的态度传递温暖的声音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体会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徐成光

2016年04月11日08:22  来源:人民网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徐成光

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部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刘云山、马凯、刘奇葆、杨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部署要求,在中宣部(国新办)强有力组织领导下,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全力开展搜寻救助工作的同时,同步做好应急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全面传递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决策部署,客观反映现场搜救指挥部“科学施策、严谨务实”的搜救过程,有力展示参与搜救各方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风貌,全程塑造公开透明、坦诚负责的政府形象,得到了各方面的理解与认可。整个事件应急处置期间,主流声音始终占领了舆论阵地,境内没有出现负面新闻,境外也没有出现负面炒作,整体舆情平稳有序,为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善后工作的稳妥进行以及事件调查结论公布后的舆论走向,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第一时间“第一新闻发言人”顶格发布,成功抢占舆论制高点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事发突然,遇险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巨大,迅速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我部在第一时间启动I级应急响应后,随即制定了应急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方案,并在2日早6时发出了第一篇新闻通稿。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同志高度重视应急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在现场搜救工作极为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对现场新闻发布工作仍然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并在连续工作16个小时之后,亲自出席了2日17时30分和22时举办的首场及次场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介绍了沉船基本情况、搜救工作进展和后续部署安排,表明了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搜救遇险人员的坚定决心,还在随后几日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专访,充分履行了“第一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事实证明,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工作兵贵神速,“第一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出席新闻发布会,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奠定了整个事件的舆论基调,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成为舒缓民意的“减压阀”和稳定民心的“压舱石”。

二、把握好新闻发布的时、度、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搜救工作期间,中宣部(国新办)以国务院前方指挥部新闻中心名义,共举办了15场新闻发布会,组织了500多家媒体近1000名记者参加。其中在搜救工作最为关键的6月2日至7日间,就密集举办了14场新闻发布会,平均每天2至3场,最多时一天4场。我部领导和新闻发言人参加了其中的11场新闻发布会。与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相比,这起事件存在新闻发布会会场与搜救现场相距太远、水上交通不便、两地信息传递不畅、新闻发言人无法同时兼顾决策中心和发布会会场、现场搜救实时直播导致可供发布的信源少等诸多难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国新办)的部署要求,克服诸多困难,对每场新闻发布会都精心谋划、用心准备,确保发布会主题清晰、内容准确、流程可控。一是根据救援进展,合理确定议程设置。救援开始前两天,媒体和公众重点关注遇险人员生命安危,我们将发布的重点放在介绍力量投入、救援进展、工作措施和有关决策信息上,重在传达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黄金救援72小时结束后,及时调整发布重点,通报最新救援情况、救援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实施方案的艰巨性,不断提供新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是针对社会关切,精心设置议题。针对舆情监测到的公众关注和媒体质疑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发布主题与事件进展和舆情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在发布会上主动释放、及时澄清,表明政府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做到有关切就有回应,有质疑就有解释,消除不实传言,避免谣言滋生。三是注重人文关怀,舒缓公众情绪。事件发生后,400多人生死未卜,家属揪心,全球关注。在每场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家属的情感与尊严,把握好新闻伦理的尺寸,找好个体悲剧和国家力量的结合点,既用事实说话,又体现人文关怀。在前期救人为主阶段,通过介绍水下搜救的异常艰难及潜水员官东等人物的感人事迹,重在传递“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的态度。在后期沉船打捞和搜寻遗体阶段,通过介绍科学施救的系列举措和搜救过程中保护遇难者遗体的搜寻细节,反复强调对遇难者不停止、不放弃,举办“头七”现场哀悼活动等,不断对外释放“给逝者尊严,让生者坚强”的信息。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和情感层面的价值引导,彰显了人性的力量,也使社会公众对政府采取的救援措施给予了高度认同。四是及时消除舆情隐患,坦诚公布最终遇难人数。在6月13日确认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后,获救人数由最初公布的14人确定为12人,针对船上获救人数变化可能引发的质疑,我们主动拆除“隐爆点”,在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专门进行了更正,并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做了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说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也没有引发新的负面炒作。

三、以坦率真诚态度和公开透明原则,周密接待境外媒体采访

事件应急救援期间,共有67家境外媒体167名记者来到湖北监利,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媒体和大牌记者。由于事发现场在江面,境外记者很难进入救援核心工作区进行采访和拍摄。在中宣部(国新办)前方工作组精心组织下,我们秉承真诚面对、真心服务、真切回应的原则,先后在6月3、4、5日,连续三天组织境外媒体记者乘船到达搜救作业现场水域,近距离见证了难船起浮、扳正作业和潜水员搜寻的过程,并在船上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境外记者的现场提问,还安排潜水员和有关专家接受了现场采访。同时,在现场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境外媒体提供了午餐和饮用水,既真心对媒体职业表示佩服,也千方百计为记者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这些做法,有效影响和引导了境外媒体的报道倾向和报道基调。一些境外媒体记者表示,能够到核心区域现场采访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并对中国政府这种开放透明、坦诚公开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法国《世界报》报道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灾难时刻树立了负责任的国家领导人形象。

四、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解读,用专业水准及时解疑释惑

新闻发言人不是“搜索引擎”,专业知识还需专家进行专业解读。此次事件涉及罕见极端天气、船舶检验与航行安全及翻扣船体整体打捞救助等一系列专业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起媒体的质疑和公众的误解。为帮助公众了解事发的成因、解读好搜救方案的选择,我们先后组织船舶、航道、气象、救助等领域的18位专家参与到应急宣传工作中来,通过出席新闻发布会、参加电视专题节目和连线采访等形式,就气象成因、航行风险、船舶结构、开孔切割、沉船扳正起浮等专业性问题,进行49次专业解读,保证了专业知识得到正确解读,避免了不专业的人解读专业知识的问题,在回应质疑、化解疑虑、避免炒作、增进共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

这次“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应对工作,是一次体现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国家救援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有关方面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综合施策、科学施救,保障了救援工作的有力高效开展,也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奠定了根本前提。中宣部(国新办)统筹协调、通盘考虑、靠前指挥、有力调度,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和总体战,实现了宣传引导和舆论管理的效果最大化。参与报道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发挥党报党媒的定调作用,用丰富权威的第一手信息抢占了舆论场,传递了正能量。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精准调控、全程服务,为新闻发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湖北监利人民小城大爱,满城遍布温暖爱心,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善良与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新闻发言人的“道”,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责任和担当,传递温暖的声音,把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传达出去,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情系人民的情怀表达出来。只要坚持了这一点,不管媒体格局如何调整,也不管舆论形态如何变化,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都会取得预期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新闻舆论工作,努力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责编:董婧(实习生)、盛卉)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