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引导,更须自觉——国人出游“吃相”之思

2015年12月13日17:0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需引导,更须自觉——国人出游“吃相”之思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杯不出栏,筷不出缘。”我国古人如是讲究用餐礼仪。国民之“吃相”,关乎国民素养和国家文明形象。

  然而,这些年,但凡有过出国、出境经历的中国人,大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走进中餐馆,或是有中国人用餐的地方,氛围遽变,热闹无比,了无国内国外、他乡异乡之别。

  此一现象延绵有年、诟病不断。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某些中国游客的“特色”餐桌陋习依然故我,令人思考。

  西餐“中”吃闹“不适”

  日前,记者走进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中路的一家西餐厅就餐,邻近一桌来了游客模样的4个人,在点了4份不同的主餐牛扒后,和服务员发生了争吵。

  这是家西餐馆,没有“蒜蓉西兰花”,只有“芝士西兰花”。游客冲着服务员吼:“你们不是有西兰花吗,蒜蓉西兰花怎么不能炒?菜单里没有就不能炒么?”在服务员反复解释后,他们还是喋喋不休。

  4人点的牛扒上桌了,其中两个人又让服务员将牛扒回炉,说是“牛扒切开有血水”。其实,点餐时,他们要的就是“五成熟”牛扒。

  理直气壮地在西餐馆要求中餐服务,让那些正在西餐馆享受情调与安静的客人无奈、蹙眉。

  “自助餐”变“自家餐”

  一些人在中外自助餐上的表现,也颇让人感到汗颜。

  长江三峡邮轮游以自助餐为主,这是外国游客投诉最多的项目。重庆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向记者说起这样一件事:一次,一对外国老夫妇取餐时,发现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们旁边的中国游客,每人面前都是几个大盘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这对外国夫妇并不是投诉自己没吃到东西,而是觉得浪费食物太可惜。”

  宁夏中国旅行社导游徐慧今年多次带团去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旅行,时常见到中国游客取自助餐时“连吃带拿”。“当看到其他国家的游客不愿意和中国人一起用餐,以及特别标注专供中国人就餐位置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徐慧说。

  广之旅资深领队黄颖提议,中国游客出境游时,应遵循起码的用餐礼仪:在有外国客人同场情况下,吃饭聊天的声音应该尽量小;不要在不同的餐桌间来回走动,推杯换盏;不要随意在餐厅拿水、甜点等,破坏就餐秩序,影响了别的顾客……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