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鸣沙山(拍摄:台林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菲、台林珍、吴倩):敦煌是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小城,因莫高窟壁画而闻名于世,汉代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也在敦煌。上千年前,敦煌曾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丝绸之路的繁华曾在这里呈现。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煌曾经的繁华今日安在?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给古城敦煌带来了什么?
两千多年前,在敦煌这个连接东西的丝路要塞上,载着东方丝绸和西域玉石的东西方商旅,一次次带着驼队行经此地,促成了东西方早期的贸易繁荣,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进步。如今,更多的人坐着飞机来敦煌,却选择骑着骆驼这种古老的交通方式,在鸣沙山、月牙泉的沙漠里,体验敦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沙漠、泉水,壁画,诗歌,敦煌的确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小城。尤其今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丝路旅游热持续升温。1至7月,敦煌市就接待游客346万人次,同比增长近四成。对此,莫高窟景区的导游董怡女士深有感触:“我在这上班6年了,从没觉得哪年像今年这么累这么忙的,人是一拨儿一拨儿的,前几年还有喘气的机会,再忙也不像现在人流这么大的往上涌,‘一带一路’确实是(敦煌旅游)给带动起来了。”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最早由僧人乐尊开凿于公元四世纪中期。后来,多个朝代的能工巧匠都在此开凿洞窟,形成沙漠中的一座融建筑、彩塑、绘画为一体的艺术宝库。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有洞窟千余个。经历上千年风沙雪雨的洗礼,目前莫高窟有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