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3日08: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9月12日是故宫《石渠宝笈特展》迎来的第一个周末,大清皇帝的近300件压箱底儿的宝贝让等待参观的游客排起了近一站地的长龙。由于展厅实行200人的参观限流,工作人员不得不广播提醒:“今天参观观众较多,排队至少需要6个小时”。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近年一路升温 看画前要换上跑鞋
事实上,2002年《清明上河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时,就曾出现了排队长达6小时以上的现象。
2010年,争相看展的情况还出现在了香港。当时,在香港展出的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而这次为期三周的展览所售出及预留予学校及团体的门票总数超过了78.5万张,大量门票在短短6天内全部售罄。最终,这次展览共吸引了逾90万观众参观。
就这样,数年之间,《清明上河图》一路“升温”。到了今年,观者若想在故宫中一睹这幅古卷的真容,就要做好等待几个小时的准备了。如果不想排队等,就只有加入“故宫跑”了。
19日一早,单霁翔出现在故宫午门。当天,故宫开始给要参观《清明上河图》的观众发放号码牌,观众需分组领号排队参观。
不过,单霁翔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观者的观看模式。有报道指出,参观者要排队六个小时,却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看五到十分钟。对此,有网友善意提醒,看画前换上跑鞋,别忘了带吃的和马扎,也有网友将看画的过程形容为“在高峰期的地铁2号线上看字画”。
即使这样,观者的热情仍然不减。有报道这样描述道,很多观众几乎趴在展柜上,一厘米一厘米地观看。在现场工作人员一次次提醒中,队伍缓缓地往前移动。不少爱好者看一遍不过瘾,不惜第二次、第三次重新排队观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