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生命守护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全国各地以备战为目的修建大量防空工程。它们质量低劣、功能单一,设计和规划并不全面,甚至出现了布局与城市建设脱离,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使用率成反比的情况。
据了解,我国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在全国大中城市,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筑物随之出现。人防工程走向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战时使用效能的前提下,人防工程亦需有利于平时的经济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程的开发利用。据此,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要求是:规模适当,布局合理,防护可靠,功能完善,平战结合。
佛山华盾人防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包括广州体育西路防空地下室在内的多个人防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徐双龙说:“人防地下室的建筑结构与普通地下室并无太大差异,但是若要达到防核辐射、防爆炸冲击波、防毒等防护效用,就必须根据严格的标准配备防护设备。”
他介绍,防空地下室的主要作用是抵抗武器的破坏效应,当战争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掩蔽居住场所。而他所说的武器的破坏效应,包括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的核辐射、放射性污染、核电磁脉冲等破坏,常规武器的冲击波破坏,生化武器的致病性微生物破坏,以及城市大火、有毒气体泄漏和房屋倒塌等城市次生灾害。
记者走访发现,普通市民能明显辨认出的人防地下室标志性设备,只有人防门。“人防门的确是保护防空地下室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徐双龙说,人防门的设置,由外到内的顺序是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活门。
“除此之外,各种消波、通风、滤毒设备也必不可少。”他解释,具体的设备包括防爆波活门、扩散箱(室)、密闭阀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过滤吸收器等。而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亦是防空地下室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善待人防工程
据了解,广州市人防工程面积已经超过600万平方米,占全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的42%。广东省人防工程总量也位居全国之首。“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徐双龙说,“美国的人防工程可掩蔽人口比例为80%,瑞士达到89%,以色列则覆盖到100%。与之相比,我们国家比例还不到20%。”
除了人防工程掩蔽人口比例较低的问题外,广州的人防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是在日常的维护。据记者了解,按照有关规定,人防门每个月需要开关一次,密闭设备每年需要维护一次。但是,记者走访愉景雅苑等多个社区人防地下室发现,多处人防门的门槛和路面之间搭起一块钢混结构的挡板,将人防门的门扇挡在两侧,使其无法关闭。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将人防门的地板固化,致使人防门无法关闭。“门槛和路面之间搭挡板的设计为了方便汽车出入,是被允许的,战时将挡板拆掉就可以。”他说。
除此之外,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云景花园看到,其人防地下室根本没有安装人防门,而是贴着出入口两边的墙面,制作了两个混凝土结构的假门扇。
“这种做法,肯定属于违规行为。”徐双龙解释,小区拥有自行选择公司建设人防工程的权限,但是由于人防工程建设投入和维护费用高昂,不少小区存在验收合格后,又将相关设备拆除的情况。
“我们需要强化对人防工程的宣传和对群众的教育,这是和平时期使用和维护人防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徐双龙说。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学生、公司职员和市民,他们表示从未在学校和工作单位接受过战时疏散、掩蔽方法等相关教育和演习。
从本质上讲,人防工程是老百姓自己的工程,如果在战争来临时,人们都不会关闭人防门,那么人防工程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
据了解,广东省人防系统正在积极探索人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新路子,广泛开展人防知识教育。全省开展人防知识教育的初级中学达2750所。全省建有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基地105个,将过去分散训练逐步转化为基地化集中训练模式。人防部门通过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发送宣传短信、户外LED显示屏播放宣传等多种手法,让人防宣传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
“人防工程建设凝聚了几代设计师的心血,又到了一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希望通过此次人民防空演习,让人们更了解防空地下室的使用方式,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徐双龙说。(曹菲)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来源:南方日报)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