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6日13:10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重走抗战路”采访团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于红林 摄)
人民网9月14日电 (邓志慧 李小炜 于红林 乔外)七十多年前,有一群白衣天使不惧危险,自愿加入中国人民的抗侵略战争中。他们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有返乡赴国难的华侨,也有前仆后继的中华儿女。他们扎根于贵州图云关,建立了抗战后方医疗救护培训基地。
抗日战争期间,由波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国际医疗援华队编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1939年初从武汉迁到贵阳市东南郊的图云关,1945年底撤离贵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贵阳图云关建立的抗战大后方医疗救护培训基地,成为当时中国抗战大后方战地救护的“心脏”。
在这里,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得到了良好医疗和护理;世界各地援华的成千吨医药物资经此源源运往抗日前线;无数经过培训的战时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伟大事迹被尘封在了历史的档案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