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捡20年破烂 将弃婴送进大学

2015年08月28日21:53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7旬老人捡20年破烂 将弃婴送进大学

  原标题:捡了20年垃圾 7旬老人将弃婴送进大学

韩莉和年迈的父母坐在自家院子里。

  20年前,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乡56岁村民韩玉福在路边捡到一个弃婴,将其带回家抚养,为其取名韩莉。从此,老人靠着捡拾垃圾,含辛茹苦送其上学,终于在今年将她送入大学的校门。今天,韩莉将启程前往徐州医学院报到。

  父亲对孩子的爱

  为了女儿上学,他捡了20年垃圾

  1995年初冬的一个傍晚,56岁的韩玉福去亲戚家出礼,回家路上隐约听到路边草丛里有婴儿的啼哭声,他心中一惊,循声找了过去,是一个女婴!谁这么狠心啊!韩玉福一边埋怨,一边心疼地把孩子抱回了家。

  他给孩子取名韩莉。小韩莉的不期而至让韩玉福原本安逸清闲的晚年生活从此沉重起来。光靠家里的三亩薄田养不活孩子,可56岁出去打工又没人要,韩玉福就在村前屋后捡起了垃圾。从此,韩玉福每天两个口袋几根布条绳子,寒暑不分,风雨无阻。

  “我拾垃圾太仔细,从这家转到那家,看见有垃圾,就拾起来,基本上周围四五公里范围内每个村庄我都转遍了。”韩玉福说,到年关前,别的人家都忙着买年货准备过年了,而他依然捡着垃圾,在别人家房前屋后转悠着,“就是想弄两个钱给这个孩子念书,冷也罢热也罢,旁的能力我也没有。”

  韩玉福捡垃圾有个原则,有亲戚居住的村庄是不去的,因为怕给亲戚丢脸。20年来,韩玉福每天像上班一样,寒暑不分、风雨无阻地背着口袋出门捡垃圾,每次垃圾捡回来后,他都得把垃圾分类,拖到几十里外的废品收购站。他估算了一下,平均捡一天垃圾能卖十块钱,勉强维持孩子上学和老伴用药。他的姐夫见他不容易,还送了他一辆平板三轮车。

  为省5元钱,骑一个多小时车送女儿去学校

  渐渐地,小韩莉也一天天长大懂事起来。放学路上,她瞅见路边有哪些能吃的野菜,就揪一点带回家,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她也都抢着做。韩莉一直记得,父母年龄很大,身体也不太好,年迈的父亲经常外出拾荒,只有农忙时,父母亲才会一同下地劳作。母亲60岁时病情突然加重,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导致肺气肿,走几步都会喘息不止,家务更无力承担。这时候,年仅6岁的韩莉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担,“我那时每天5点多起床洗衣做饭,想给妈妈更多的休息时间,可妈妈看我吃苦太心疼,每次听到外面有动静,都起来帮忙。”

  在一次偶然中,韩莉知道自己的身世后,顿时内心充满了对父母感激。因为她知道,在当地一些困难的家庭里,亲生女儿都可能不让上学,而父母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给她上学的机会。

  初中毕业后,韩莉考上了城里的高中,三年住校,每周回家一趟。从镇上到村头要花5块钱坐电动三轮车,为了省钱,已经70多岁的韩玉福每次都蹬一个多小时平板三轮送韩莉去镇上坐车。

  有一次,韩玉福骑着三轮车送韩莉去上学,途中因为心里记挂着身体不好住院的老伴,在一个路口避让车辆的时候,三轮车一头撞在路边的水泥柱子上,韩玉福额头上缝了好几针,那一刻,他的心里还在记挂着上学的女儿:“我要是没了,这孩子读书就停止了,不能再念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