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绿色引擎:旅游业带动富民兴业
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山圣湖、天湖纳木错等国家公园以及象雄文化、雅砻文化、茶马古道、羌塘野生动物观光走廊,是西藏献给世界旅游风景线独一无二的宝藏。如今,现代旅游服务业也正在取代千年传承的农牧业,成为西藏经济绿色引擎。
在山南地区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脚下,61岁的格桑老人每天都会牵着自己心爱的白马带游客上山参观。“现在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旺季时每天至少收入300元,比种地强多了。”
祖祖辈辈从事传统农牧业的西藏农牧民,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中分到了第三产业的一块“蛋糕”。如今在西藏,像格桑老人一样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在藏北草原,牧民们搭起帐篷开办“牧家乐”,为游客提供纯正的草原食品;在拉萨河谷,农民们办起“藏家乐”,为游客郊游提供方便。
出西藏林芝市八一镇约80公里,就到了有“西藏小瑞士”之称的鲁朗林海。鲁朗镇扎西岗村村民边巴农闲时会在景区周边租帐篷、卖林下特产给游客,仅此一项一年纯收入2万元。“我收入还是比较少的,有开大型农家乐的,收入高的一年能有90万元。”他说,这都是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带来的“红利”。
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2014年西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亿元。其中,农村旅游快速发展,全区有1.4万户、5.8万名农牧民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实现户均收入2.5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