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达瓦的故事:云岗杉林边的小木屋(组图)【2】

2015年08月17日11:22  
 
原标题:护林员达瓦的故事:云岗杉林边的小木屋(组图)

达瓦老人家的木屋向远望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做了20多年护林工作的达瓦老人没有当过村长,尽管做护林员也有一定的收入,但是远远不够让他的家庭变得富裕起来。与村子里那些这几年因为开农家乐搞旅游致富,在家里建起二层楼旅社的家庭相比,达瓦老人家那幢木屋就显得简陋多了。但是谈起村里资格最老的护林员,巴卡村没有不敬佩达瓦的。做了20年护林工作的村民嘎玛这样评价达瓦:“大家对他的评价特别好,达瓦老人做了20多年护林员,经验很丰富,在如何护林,保护自己的家乡方面,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守护山林的这些年里,达瓦也曾经受过伤,遭遇过不测。2007年的一天,71岁的达瓦像往常一样在村子里的一片山坡上巡视。忽然,他发现山上有两个陌生人正在那里捕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鹦鹉。达瓦立刻追了上去,想要抓住那两个人。但是,在追逐过程中,他踩到了一段糟朽的木桩,木桩断了,他一下子摔倒在山坡上。附近的村民听到了达瓦的呼喊,抓到了其中一名偷猎者并放掉了他们捕到的鹦鹉。但是达瓦却摔断了胳膊:“(20)07年受伤的时候家里很担心我,我当时拄着拐杖走路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这几年有点走不动了。”

  达瓦老人家木屋对面山坡上长满了高大茂盛的杉树,那里就是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之一的岗云杉林。如今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区的这片树林为达瓦所在的巴卡村村民们带来了滚滚财源,古乡副书记次仁说:“(这个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万4千元,超过了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国家公益林补偿金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这个村人少,森林面积大,平均一户(每年)8,9千块。其次这里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非常快,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这个村建成一个旅游示范村。”

  2004年国务院正式启动了公益林建设工程,以发放公益林补偿金和建立专业森林管护队的形式取代了聘请护林员的制度,让所有享受公益林补偿的农户都成为了“护林员”,形成了全民护林的机制。一年后,为了表彰达瓦老人的护林贡献,国家林业局给他颁发的“全国优秀护林员”称号,并把奖状送到他的家里。

  现在,达瓦岁数大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07年护林时摔伤的胳膊到现在还没养好,还会感到痛。10年前获得的奖状被他用一块黄绸布包着,装在纸盒子里,存放在他平时念经礼佛的佛堂里。尽管不能像以前那样在山林里穿梭巡查,但他还是喜欢站在自家门前凝望着对面的杉树林:“保护森林主要是要防止发生泥石流和水灾等自然灾害,保护森林真正是为了子孙后代,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如果)现在把树都砍了,以后发展的资源就很少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