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5日11:55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光明专论】
长城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土家园的永久象征。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清军凭仗旅顺要塞的坚堡深壕、北洋水师的铁舰重甲,没能挡住日本陆海军的长驱直入。7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挺立起凛然正义的铮铮铁骨、激发出感天动地的抗战精神,依靠全民抗战、开展人民战争,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征途上,面对种种内忧外患,更需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筑牢民族复兴新的长城。
一、新的长城之魂 抗战胜利之源
长城雄踞崇山峻岭、横亘塞北大漠,是古代战争中的坚固国防。“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国防意义的长城在变化拓展。从陆上长城到海空长城,从线型长城到全域长城,从有形长城到无形长城,从物理长城到心理长城,无论什么时期、什么结构的长城,建造和坚守长城的是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是人心,真正坚不可摧的是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长城精神。抗日战争,就是中华民族构筑新长城的不朽史诗;抗战精神,就是筑成民族新的长城的不屈灵魂。
抗日战争是中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不如日本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毛泽东在战争初期就深刻洞见:“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正因如此,夺取抗战胜利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中国人民的力量、激发民族精神的力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义勇军进行曲》,张扬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奋起抗战的坚强意志,爆发出悠久文明古国蕴藏的强烈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誓死反抗、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反侵略的钢铁长城。伟大的抗战精神,无形胜有形、无锋胜刚强,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巨大的无穷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贯通于武器的力量、物质的力量和军队的力量之中,是战争力量的倍增器。
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地发出最后的吼声。”当亡国奴还是奋不顾身反抗侵略,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面对的抉择,民族的生死危机唤醒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把亿万工农群众吸引到抗日救亡、民族振兴、人民解放的恢宏事业中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这就动员起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形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抗战精神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穷凶极恶、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妄图用屠杀的暴行来压垮抗日军民的抵抗意志。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不怕牺牲,与日寇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侵略者的英雄赞歌,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丽史诗。这种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体现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奋勇杀敌的千万英烈身上,也体现在抗日根据地宁死不向日本鬼子告密屈服的父老乡亲身上。民族的巨大牺牲,极大激发了全民族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抗战精神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人和所有抗日爱国将士,担当民族的脊梁,冲锋在抗战最前线,浇铸出光照千秋的民族魂。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弹尽粮绝战斗至最后一人、最后一刻。“刘老庄连”82名官兵顽强阻击日伪军“扫荡”全部壮烈牺牲。戴安澜率中国远征军200师赴缅作战以身殉国。抗战英雄,数不胜数。纵观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民族的英雄气概、军队的战斗精神、军人的血性骨气,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最大迸发,发挥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最大能量。
抗战精神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日本宣告投降,抗日战争是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完全胜利的。14年持久战的精神支撑,是正义必胜、人民必胜、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三光”政策吓不倒,极端困难压不垮。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西南联大在敌机轰炸中传承科学文化。“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胜利的希望从未熄灭。抗战精神是一座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奠基在全民心间。它有多深厚,抗战的力量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