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刘华 潘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发表谬论,企图否认侵略战争、掩盖战争罪行、美化战争意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李宗远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逐个撕破日本右翼势力种种谬论的“画皮”。
【谬论一】“侵略定义未定论”——国际上对于“侵略”的定义尚无定论。(言外之意,不清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场对华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也就没必要为战争罪行道歉。)
李宗远:《联合国宪章》第53条明确了二战期间日本和德、意等国的侵略行为,第107条“敌国条款”就是针对这些国家的。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3314号决议,决议附件中列举了几种形式的侵略行为,其中通过武力入侵别国被列在清单之首。
从联合国成立到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以及战后联合国通过的一系列文件,一国通过武力非法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奴役别国国民的做法,一直都是“侵略”定义中的核心内容。日本右翼势力以“侵略定义未定论”为由否认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从1874年侵犯台湾起,日本在随后70年里共发动过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10次都将矛头直指中国,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频频挑起事端,用武力侵占东北,进而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民族伤害。这一系列的罪恶行径怎么能说不是侵略?
【谬论二】“侵略有功论”——日本发动对外战争是奉行“大亚细亚主义”,帮助亚洲各国赶走西方殖民者,瓦解英美等国在亚洲的殖民体系。(言外之意,亚洲各国应“感谢”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蹂躏和践踏。)
李宗远:对于这种“侵略有功论”或“解放战争论”,李大钊早在1919年就一针见血地作过批驳:“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它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不是亚细亚的民主主义,是日本的军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打着“帮助”亚洲国家的旗号,干着独霸、祸害亚洲的勾当,在别国领土上烧杀抢掠,这哪是“解放战争”呢?哪是要“帮助”亚洲邻国呢?
近代史上,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奠基人福泽谕吉曾公然宣称,作为亚洲文明先行者的日本,负有促进亚洲各国文明开化的责任,对待“未开化的恶邻”,只能加入西方列强行列,用武力、用刺刀强迫其“文明开化”。这也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亚洲各国发动战争一贯奉行的强盗逻辑。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