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冤20年 5个月翻案
20年来,杨明牢底坐穿;20年来,他的家人和律师不停申诉,向当地政法委、人大等各级部门写了上千封信,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直到今年2月28日,该案迎来了转机。
那天,律师张磊在网上公开向贵州省检察院“喊话”。公开张贴了一封信——《就二十年前贵州天柱杨明“故意杀人案”致贵州省检察院领导的信》。
该信中说:“为了配合、协助贵院重新调查杨明案,本人撰写了一份杨明案的申诉合理法律意见,从本案的关键事实问题上分析论证杨明案确系冤案,希望能够为贵院复查本案提供一些参考。”
出乎杨明家人和律师的意料,贵州省检察院很快启动了复查程序,不久后,便给贵州省高院发出了一份司法建议函,建议再审杨明一案。
今年6月11日,再审开庭。当天的庭审过程很快,法庭上也没有出现激烈辩论,因为控辩双方都认为杨明一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到昨天杨明获释,案件过去了20年,但从律师“喊话”到彻底翻案,只用了5个多月。
法院再宣判时已告知杨明,他可以要求国家赔偿。目前杨明及其家人还没有讨论过这件事。
另一方面,杨明所涉杀人案的真凶至今还未落网。当年这起案件曾有过线索指向其他人,但案件过去20年,重新侦查已难比登天。
对话
一份“司法建议”成翻案关键
北青报:杨明被宣判无罪时你在现场吗?
张磊(杨明案辩护人):我在。
北青报:宣判前你想到会是无罪的判决吗?
张磊:对这个结果还是有预期的。因为开庭再审的时候,检察员的出庭意见就是,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当时庭上没有激烈辩论,因为控辩双方的意见都一样。
北青报:杨明20年后被判无罪,关键在哪?
张磊:贵州省检察院的“司法建议”起了关键作用。贵州省高院接受了“司法建议”,启动了再审程序。如果按照法律程序,杨明想要翻案是要由最高检向最高法提出抗诉的。最高检启动抗诉程序很慎重,即便决定抗诉也不会那么快。
北青报:杨明一案20年来一直在申诉,没有结果,其中有什么阻力吗?
张磊:最大的阻力就是有关部门“不回应”。
北青报:这样的情况下,你怎么就确信杨明是冤屈的呢?
张磊:多方面情况吧。一是杨明母亲20年来一直在为杨明奔波;二是看了杨明案卷材料后,当年法院审理后曾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应判杨明无罪。但法院没判杨明无罪,而是退回检察院,后来再起诉才判了杨明有罪;三是在监狱会见杨明后,他坚决不认罪,拒绝减刑,宁可死在狱中的态度,让我确信杨明是无辜的。
这起案件的证据太薄弱,这是当年司法环境下的一个悲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