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法纳入立法规划 全面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2】

2015年08月07日17:0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房地产税法纳入立法规划 全面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

  七大税法齐亮相 税收法定“路线图”渐明

  除了房地产税法,此次一并被补充进本届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的还有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关税法、船舶吨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税法。这向外界释放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信号。

  根据今年三月党中央审议通过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前我国将完成相关税种的立法工作,期间不再出台新的税收条例;拟新开征的税种,将根据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步起草相关法律草案,并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配合税改进程,适时将相关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说,目前我国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税法只有三部,其余15个税种都是依据国务院条例的形式存在。要在2020年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意味着未来平均每年要制定三部左右的法律,立法工作量非常大。

  张斌认为,此次先行推进立法的七大税种,体现了落实税收法定“先易后难”的原则,也与中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点相吻合。

  以环境保护税法为例,环境保护费改税早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有涉及,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税种。“环境保护税立法旨在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社会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张斌说。

  与环境保护费改税类似,资源税改革始终在稳步推进中。在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基础上,稀土、钨、钼资源税费改革和调减铁矿石资源税政策也在上半年顺利实施。这意味着税种立法势在必行。而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等在税收体系中都属于小税种,立法条件也相对成熟。

  同时,今年有望全面完成改革的“营改增”也将随之带来增值税法的立法。张斌说,该法草案或将于明年提请审议,但其立法难度也较大。随着营业税退出中国历史,下一步如何简并税率、优化税制结构、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成等难题都需要伴随立法考虑。

  施正文表示,七大税法写入立法计划体现了改革综合谋划、协同推进的顶层设计。当前财税体制改革正向深水区迈进,下一步个人所得税改革等难度更大的综合性税改也将进入视野,从而推动实现到2020年前完成税种立法的改革目标。

  从立法到出台 全面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

  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之下,房地产税立法已经箭在弦上。但房地产税立法与开征房地产税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多位专家表示,即使立法工作完成,也不意味着房地产税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从立法到开征至少还有三道“坎”。

  头一道“坎”是立法草案能否顺利出台,关键在于一些改革争议内容能否达成共识。据悉,目前草案仍在抓紧起草中,未来开征是否设“起征点”、是否按人均居住面积等信息尚不得而知。

  张斌认为,在立法和改革过程中,需处理好房地产税对楼市短期冲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房地产税与土地增值税等其他税费的关系等。此外,社会关注的要不要设“免征额”等问题都必须在草案中有所突破。

  第二道“坎”是立法草案能否顺利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这关系到房地产税法能否如期出台。此次房地产税法被列入本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所谓一类立法项目意味着该法立法条件比较成熟,拟在任期内提请审议。

  但专家表示,这仅仅意味着房地产税法草案必须在本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即2018年3月前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但是否能审议通过并不确定。历史上不少立法草案因争议大、意见不统一而历经几届人大审议,如预算法的修订就历经三届人大、四次审议才完成。

  第三道“坎”是开征的条件是否具备。专家表示,即便房地产税法出台了,也不意味着房地产税会马上开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必须选择好改革时机,谨慎开征房地产税。

  倪鹏飞认为,开征房地产税有助于建立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相对健康的发展轨道。但房地产税的开征,虽短期影响有限,终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把握好改革推出的时机至关重要。

  施正文认为,在全国人大开门立法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推进立法和改革进程的透明。何时开征、如何开征房地产税应提早向社会表明态度,让公众早有预期。

  “征收房地产税,是从百姓口袋里直接收税,如果将来会设定免征额,也要尽早告知社会改革不会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施正文表示,房地产税虽是小税种,但牵动每一个人的利益。税收政策越透明,越有助于改革的稳妥推进。切好利益蛋糕,才能释放改革红利。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