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玻璃”“种苗蛊”,诱逼老人掏钱买药
在获取被害人初步信任后,为了进一步蒙蔽被害人并引诱其服用药物,嫌疑人会上演一场“生吞玻璃”的好戏。
“婆婆见过这样的丹药吗?这叫断根药,有人说像虫子,有人说是蜜蜂,上面的纹路代表‘生活兴旺、药到病除’。”随即,嫌疑人会将手中的药瓶砸碎:“这个玻璃碴,你们不敢吃,平时我也不敢吃,但今天我敢吃。因为有我们苗家这个丹药,不光能根治你们的慢性病,就连我吃这个玻璃碴下去,几小时后它能把玻璃碴化成水,排泄出来。”说完,嫌疑人当场将玻璃“吞下”。
此外,为了让老人服药,他们还会恐吓老人,假称之前给老人擦过的药酒含有特制成分,需要用解药解毒。“你们刚用的药酒,有渣滓在手上。苗药以毒攻毒,你们不要像去年我们在广西时遇到的一位婆婆,她没有用消毒水清洗,回家不到一个小时,手肿了,差点没命。”所谓特制的消毒水,有的就是给老人擦拭的药酒,有的则就用矿泉水替代,目的还是为了借此控制老人,让她们下一步不得不掏钱买药。
在看到他们的少数民族服饰、“神医”吞玻璃的表演以及嫌疑人言之凿凿的恐吓,大多数老人不同量地服下嫌疑人提供的“丹药”。
一旦服下丹药,嫌疑人马上告知老人断根药的成本很高,需要收费。当老人质疑刚才明明说不要钱这会儿为什么要收费了,嫌疑人一方面辩解称:“这药太昂贵了,里面有人参、虫草、天麻等38种,得卖600一粒才能赚点小钱。”另一方面,用“下蛊”恐吓老人:“如果不给钱,我们苗家擅长‘种蛊’,看不见摸不着,谁要得罪我,我就给他放上一点,回家不到一小时就会……”
作案手段编成“神医讲义”
“神医”当然没有真的将玻璃碴吃下,而是趁老人不注意时偷偷藏在了手里。而所谓的“断根药”,其实是嫌疑人从药店里购买的中药丸。一盒10粒装的药丸,药店卖15元,1丸可以团成20粒丹药。这样的一粒丹药,成本不足一毛钱,嫌疑人却向老年人索要每粒300元到600元的高价。
通过以假乱真的吃玻璃碴、一步步的心理暗示,再加上言语恐吓,老人因心存恐惧,明知药贵,也不得不乖乖交钱。有些老人是当场交钱,没有带钱的,嫌疑人会安排专人跟随老人回家取钱。为了便于脱身,嫌疑人会哄骗老人3天之内不得向任何人提及此事,否则会给家人带来不吉利。等老人明白过来或是家人知道了,他们早就溜走了。
为了使团伙成员熟记犯罪流程,嫌疑人甚至将作案手段编写成一本“神医讲义”。这本“教科书式”的骗人“秘籍”详细记载了嫌疑人是如何把盲目求医的老人一步步拉入陷阱,如何将成本几分钱的药丸卖出600元的高价。
经鉴定,从嫌疑人处扣押的药酒、断根药等药品均为假药。自今年5月以来,这些嫌疑人利用上述犯罪手段在济南作案数十起,非法获利共计12.9万余元。
(来源:检察日报)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