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逐梦海天阔——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实施15年综述

2015年07月31日18:4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潮起逐梦海天阔——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实施15年综述

  新华网7月31日电(记者王东明、崔清新)缓缓走出北京西三环边的空军大院,40岁的王平不下十次停下脚步,眼神中充满着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位当年的正团职军官,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15年前的场景。就在2001年,我国对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分配,改为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而王平,正是这一政策的第一批选择者。

  15年来,全国累计有15万余名军转干部像王平这样踏上了迎风搏浪之路,80%以上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创业,86人被授予“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

  15年来,为了给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军转干部吃下“定心丸”,中央及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带着金色降落伞降落”——在王平眼里,自主择业政策为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必将吸引着更多人投身这片天空!

  开拓创新,开辟军转安置新路

  当时间迈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军队干部希望在退出现役后能在市场大潮中闯出一片天地。2001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实施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建设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一改变,简而言之,就是服役满20年的营、团、师职军官,在转业时可选择不由国家安置,退役后按月领取退役金、个人自主就业的安置方式。这为服役时间较长、贡献较大的军转干部提供了更多选择,为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军转干部提供了更多出路。

  然而,放弃组织安置,对许多军转干部而言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为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下发了涉及退役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相关政策规定,待遇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6次调整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为保障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生活、解除就业创业后顾之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各地依据国家的政策规定,相继制定了定期联系、伤病探望、困难帮扶、年度签到、教育培训、就业帮扶、党员生活等管理服务政策,自主择业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

  自主择业政策“金色降落伞”发挥着“金色效应”。近年来,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比2014年增加了4000多人,占当年军转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更占到了当年符合自主择业条件人数的55%以上。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