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喀纳斯牧民靠旅游业发家致富(组图)

2015年07月30日17:31  
 
原标题: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喀纳斯牧民靠旅游业发家致富(组图)

喀纳斯旅游景点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仁庆稍):美丽的喀纳斯湖,静静地流淌在阿勒泰山脚下,不仅湖光山色让人心醉,而且它的神秘更是令人向往。随着喀纳斯湖知名度的提高,近几年来喀纳斯湖观光的游客也逐年递增,也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可汗的圣水”。关于喀纳斯湖的名称也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喀纳斯镇镇长孟克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传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路经此地,由于那一年天气炎热,便决定在此饮马、休憩。成吉思汗喝了湖水,很解渴,就问手下将领这是什么水。有一位聪明的将领答道:‘这是喀纳乌斯(蒙古语是可汗之水的意思)。’众将士便齐声答道:‘这是可汗之水。’成吉思汗说:‘那就把这个湖叫做喀纳乌斯。’于是此湖便命名为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外形呈月牙,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湖泊”。近年来,喀纳斯地区重点发展旅游业,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使其逐渐成为新疆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风景区,“喀纳斯湖一年四季风景都不一样,平均每日游客量达到三、四千左右,十一长假时可达到日均一万五,每年有上百万人来到这里观光”。

  随着喀纳斯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喀纳斯地区的牧民图瓦人也相继通过旅游业开始了发家致富的道路。10年前,喀纳斯湖畔没有一个图瓦人经营的旅游场所,然而最近几年很多图瓦人开始旅游业经营。喀纳斯村图瓦人总人口为760人,夏季除了少数图瓦人转走夏季牧场外,其他人都在喀纳斯湖畔经营着旅店、餐饮、制作销售奶制品等和旅游相关的业务,有些人的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

  牧民旭日一家就把在喀纳斯湖畔经营旅游业作为自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她说:“喀纳斯因为开发了旅游,政府每年给当地的牧民人均一万块钱的补助,这些钱就可以养家糊口。到了夏季,牧民们看到来了大量游客,就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收入,也会纷纷出来经营旅游相关服务”。

  旭日说,许多牧民到了夏季将羊群送去夏营地后,便在喀纳斯湖周边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我们会在每年六月至十一小长假期间在喀纳斯湖景区开展旅游项目,有住宿、餐饮、奶食品、骑马等等,旺季时住宿一晚是80~100元,淡季时是50元左右,虽然收入不高,但对我们提高生活质量有所帮助”。

  喀纳斯湖区景观有很多,在观鱼亭上可以纵观喀纳斯湖全景,除此之外月亮湾、卧龙湾等地都非常值得一去,“每年9月15号之后便会在喀纳斯湖景区看到一年四季的风景,山顶上会有雪景,湖周围的植物呈黄、红等色,湖泊周围依旧碧绿。所以十一长假前后是旅游高峰期”。

  喀纳斯湖旅游旺季虽然集中在5月至11月,但在冬日时节冰雪封湖,也有非常精彩的冰上赛马、高山滑雪等活动吸引着各地游客。

  喀纳斯湖美不胜收的景色不仅使游客流连忘返,更为当地牧民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游客数量的逐年提升,喀纳斯旅游业将稳步发展,也将带领当地居民走向富裕之路。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