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最舒服的角落
原标题:(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皇城根儿下的中国梦——生活需要变化 创业还要趁早:后海边的咖啡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力):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创”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中国人追梦的机会。许多年轻人期望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咖啡店、蛋糕店,憧憬着店里温暖的阳光、暗绿的格子壁纸、马赛克吧台以及墙角的落地灯,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着浓香的咖啡聊天,气氛轻松惬意,想想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对于这份美好,33岁的北京人赵天威同样无限憧憬:“首先就是挺喜欢喝咖啡。在开店前,我很喜欢做饭,这也是能干这件事情的初衷吧。身边的朋友也喜欢有这么个地方,我觉得既然能干一个自己喜欢干的事,又能给身边的朋友提供一个能呆的地方,说起来是个挺有意义的事。”
决定开店前,赵天威曾是一名电台编辑,为了这份心中的美好,他辞掉了从事7年的稳定工作。在外人看来,赵天威的决定似乎过于大胆和任性,他也坦言自己很喜欢媒体工作,心中颇为不舍,但是就像他说的,生活总归要向前,是时候需要做出改变了。赵天威认为,趁自己年轻要多尝试想做的事情,他并不后悔辞职这个决定,“没有后悔。那时候三十岁吧,想想那些年觉得生活需要一点变化,那样的日子并不能令自己满意,觉得还是要趁年轻的时候多尝试下,应该是做出改变的时候。”
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创业的决绝,他在北京城的后海边上开了一家名为“nevertheless”的咖啡店。小店紧邻后海,夏日午后,湖边凉风阵阵,阳光洒落,斑驳的树影在橱窗上晃动,让许多客人感到心旷神怡。然而,美好的背后满是创业的步履维艰,直到现在,赵天威仍清晰记得当初找店面时的情景,“我还记得是2012年的夏天,天气挺热的,满北京跑。听说哪有空出的店面,我们都去看。大概有三四个月吧,最后挑了现在这个位置。找了店后,就开始装修,设计。改造花了很长的时间,也花了很多的心思。”
每个创业者都会经历不同的困难。赵天威坦言,作为门外汉,怎样把咖啡做到最好?怎么让进来的客人满意,使客人能再来?许多问题是赵天威时刻必须思考的。他雇不起咖啡师和调酒师,为了节约成本,只能自己学着制作咖啡和鸡尾酒。赵天威每天趁着没开门的时候去店里练习打奶做咖啡,做出来的咖啡舍不得倒掉,一般都自己喝。为了打磨出一杯好咖啡,赵天威曾有过一天喝掉10大杯咖啡的记录,“不停的试咖啡豆、不停地试牛奶、不停地换比例、不停地更换原料,看看哪种组合做出来是最好的,首先要自己满意才能有底气卖给客人。要连自己这关都过不去的话,那让朋友喝,让客人喝,我觉的就不太合适了。”
资金缺乏几乎是所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困难,赵天威也不例外,更何况在后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开店。起步阶段,所有的钱必须用在刀刃上,甚至连几块钱都要斤斤计较。说起最困难的时候,赵天威记得是刚开业那年的冬天,印象里那是北京最冷的一个寒冬,外面北风呼啸,下着大雪,店里生意又不好,屋里只有他一个人,那种落寞的感觉现在仍记忆犹新。但困难又算什么呢,在赵天威看来,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下去,“无论干什么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开头难,这个心理准备自己还是要做好的。所以即使有很多困难,对自己来说也是不得不面对的,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
为了节约资金,小店开业后都是赵天威一个人打理,除了做咖啡,调酒之外,每天他还要扫地、擦桌子、收拾店面等。赵天威笑言,在家从来不刷碗的他现在也要刷杯子,甚至连卫生间都是自己打扫。
开业至今的三年时间里,赵天威和很多熟客成了朋友,他们有什么喜怒哀乐都会来小店坐坐,像朋友一样地聊聊生活,聊聊梦想。说起这些,赵天威的脸上洋溢着满足感。曾有几个女生在大学毕业离开北京前,特意来小店里坐坐,女孩们说,因为喜欢,这家店已经成为她们北京记忆中的一部分。69岁的陈阿姨是熟客,她喜欢店里纯正的咖啡,充满文化气息的装修氛围。纯色的墙壁与实木桌,随意摆放的精美饰品,餐桌边悬挂着店主旅游时拍的照片,充满童真的画板上是色彩鲜艳的蛋糕和冰激凌,处处都透露出店主的精巧心思。陈阿姨评价说:“我感觉他不是一个为挣钱而挣钱的(人),他把这个东西做成了文化。另外,他人比较朴实,这个比较吸引我,没有商人的气息,待人接物比较平和,端咖啡,放点心也好,对人很尊重的。”
对赵天威来说,咖啡店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多的是一种快乐,源自朋友的快乐。在他看来,能够在朋友们不开心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一个像家一样舒服放松的地方,喝杯咖啡或啤酒,这就足够了,“虽然现在还是间小店,但我有个希望,也可能是个一直实现不了的一个奢望,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自己的第二家店,或第三家店,让更多的人在寂寞,高兴,情绪宣泄的时候有个地方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有付出就有回报。小店开了近三年,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多回头客,每个月收入基本保持稳定,但在赵天威看来,梦想还不算实现,未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和改进。他说,创业对自己而言,并不在于盈利,而是完成一直以来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为了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我觉得脚踏实地最好,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让这个店更稳定点,各方面能更好点,对今后来说,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因为这个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也是一份梦想,我希望把它完成下去。”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