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亮剑,擎起大国支撑的“钢铁脊梁”
寂静深夜,崇山峻岭悄然无声,“地下龙宫”硝烟弥漫,一群导弹号手值守在导弹阵地,只待“点火”一声令下,随时刺向敌人的心脏。
时刻准备亮剑,是这支导弹部队永远保持的姿态。
从卢沟桥边的第一个营地到崇山峻岭中的第一座阵地,从戈壁大漠的第一声轰鸣到实弹演习的第一次初试锋芒,他们每一次转型、每一次行动,都攸关国家安全。
提高暗夜条件下的实弹发射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一度成为提升这支战略力量实战能力的重点。官兵们苦心攻关半年后,一枚墨绿色的导弹在漆黑的夜空划出一道亮色,打击精度达到最佳标准。
1984年10月1日,这支部队的官兵驾驭大国长剑,作为压轴方阵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从此,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揭开了神秘面纱,也向世界显示了捍卫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和决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个导弹旅的官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演习任务,按照全要素、全方位、全程序实施反击作战演练,传递出我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他们探索的“模装苦练、实装精练”等训练模式方法,开创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训法创新的先河,总结的一些训法原理沿用至今。
那年,他们换型升级某型导弹武器装备,重新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我们能打仗吗?!我们能打胜仗吗?!”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们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从难从严思战、谋战。一年多时间,部队完成了阵地调试、装备整修和转型训练等任务,铸就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略“铁拳”,“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够打仗、随时能打胜仗”成为官兵的共同追求。
官兵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拟制对接数十种作战方案、指挥员手册等软件,常态化开展不发预先号令随机拉动、不设预案临机导调的战备演练。
基于现代战争高强度、残酷性等特点,他们定期开展阵地密闭生存条件下抗疲劳、抗饥渴、抗缺氧、倒时差适应性训练,通过给养标准减半、氧气含量降低、时间日夜颠倒等方式练思想、练作风、练斗志。
现在,这个旅每个发射营都有20多个专业组长,具备独立发射能力,形成了“发发性能良好、营营独立发射、级级指挥畅通、环环保障有力”的局面。
组建56年来,他们先后48次圆满完成重大演习演训任务,成功发射数十枚多型战略导弹,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全旅走出了33位共和国将军、10名导弹基地司令、16名导弹旅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种子”部队。
深山砺剑,凝聚大国重器的英雄气质
上世纪80年代,这个洲际战略导弹旅升级换型某型导弹之后,从此钻进密林深处。
虽然条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前后左右都是山、没有电玩和WiFi”的大环境无法改变。当许多同龄人享受着安逸的现代生活时,这群年轻的“大山一族”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导弹事业。
20年前,发射一营二连一班优秀导弹号手杨百万废寝忘食锤炼操作技能,书写了老一辈火箭兵的风采。20年后,他的儿子也成为这支连队的导弹号手,还当上了副班长。
20年前,某工程连政治指导员瞿正军带领部队经过数年鏖战建设导弹阵地,久别的新婚妻子来队探亲,在阵地边的临时来队家属院中怀上了儿子。20年后,拥有工学和军事学双学士学位的瞿江军校毕业,分到了发射二营四连,使用的正是父亲瞿正军建设的阵地。全旅实装操作考核中,他带领全排勇夺同专业第一名。
这个旅官兵“见第一眼红、丢第一脸红”。发射一连副连长徐金标带领官兵参加旅里专业基础集训,第一次考试,一连倒数第二。大家顶着“耻辱”,憋足了劲,重新投入集训。一周之后再次参考,5个专业全部名列第一。
这个旅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年,部队即将千里转进执行重大任务,66名女兵联名写下请战书——“谁说女子不如男,发射场上看一看!”
56年间,任凭国际风云激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今天,“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敢打必胜、勇攀高峰”的“东风精神”和“环境越艰苦越奉献、任务越重越争担、技术越高越精练、对手越强越亮剑、荣誉越多越创先”的“五越精神”,早已融入导弹旅官兵的血脉,塑造起了当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来源:新华网)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