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新常态下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新”怎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期间,特别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总书记调研期间所考察的两家制造业企业: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因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抢占到了相关领域的制高点,掌控了技术话语权,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一张亮丽的名片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则在国内率先引进推式和拉式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产品及制造技术,已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创新,还让东北产生了沈阳机床、机器人、蓝英装备这样的企业。这些因创新而激活的“细胞”,也让东北老工业基地产生了“向我靠拢”的磁吸力。
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两家企业的经验来看,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对于创新驱动,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要紧扣关键领域做谋划,蹄疾步稳往前走,不能在等待观望中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
改革与创新对于东北来说尤其重要。以往,谈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人们很容易把问题归因于历史因素和各种发展要素缺乏,但在笔者看来,历史因素是过去的基础,要素缺乏是结果,东北发展落后还与观念意识落后、改革创新不力有重要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了,没有绝对落后的基础和环境,只有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人。振兴东北只靠“硬要素”是堆不出来的,东北地区要重振旗鼓,就必须在各个层面深入展开改革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重现过去东北地区的开拓精神,重新振兴东北。
总之,振兴东北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要指望“一招鲜”。在改造老工业、发展新产业、大搞基建的同时,东北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改革与创新。(谢伟锋)
(来源:光明网)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