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来创新性最强机器人世界杯决战中国

2015年07月19日2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19年来创新性最强机器人世界杯决战中国

参赛队员现场对机器人球员进行调试。中国经济网记者佘惠敏 摄

机器人球赛观者如堵。中国经济网记者佘惠敏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9日讯(记者 佘惠敏)机器人球员在绿茵场上摸爬滚打,机器人翻译在开幕式上侃侃而谈,机器人舞者在舞台上唱歌跳舞……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19日在合肥开幕,这个高科技含量的著名国际赛事,吸引了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300多支队伍的30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专业赛事。会场展示区里,观众们扶老携幼,接踵摩肩,体现了机器人全年龄段秒杀的超级魅力。

  “本届世界杯是19年来创新性最强的机器人世界杯。”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研究中心主任陈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很多比赛项目内容有改变,难度有提升。”

  机器人世界杯是专业赛事,已连续举办19年,比赛内容也由当初单纯的机器人足球,拓展为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和机器人足球三大类,每年都会根据机器人前沿发展水平,在技术上提出新的要求和难度。

  “十八年前我们创立机器人世界杯赛的时候,我们设定了一个标志性目标,让机器人球队在比赛中赢得人类。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参赛者每年都会不断挑战一些技术难关。”RoboCup国际联合会主席野田五十树说,今年每个比赛组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规则,新任务,新领域以及全新的演示组比赛。这些新的挑战鞭策着我们朝着最终目标不断前进。”

  今年的赛事与往年相比有哪些重要创新呢?

  陈小平介绍说,服务机器人比赛今年特别提出对用户的行为和姿态进行检测,这是以往没有的要求。“以往的服务机器人主要对人脸识别有要求,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较好,所以本届比赛降低了人脸识别的分值。而行为姿态识别还没有很好的技术,新的比赛要求将推动机器人前沿研究的发展。”

  本届大赛还对参赛服务机器人的硬件成本有要求——运动和感知系统加到一起,不能超过人民币15000元。“这个要求将推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注意力转向,从完全聚焦于基础研究,转向同时体现应用需求。”陈小平认为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需要不同单位合作探索更多成本低且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机器人。

  更重要的改变在裁判上。过去机器人世界杯的裁判一般是人,而本届比赛首次对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提出标准测试要求,引进了一套自动裁判系统。通过12个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来观察,提供客观、精确的定位判定。

  “自动裁判系统未来可以发展为自动检测系统,这样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特别是量产才有可能。”陈小平说,这个项目对消除服务机器人发展瓶颈有重要作用。因为目前的服务机器人处于起步阶段,出厂检验靠人工。“标准的竞争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服务机器人的自动检测技术和装备,标准就是空中阁楼,不能落地。要支撑中国提出自己的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标准,必须从自动检测技术和装备工艺的研发入手,这样再提标准才有基础。”

  据悉,本次机器人世界杯赛分专业组与青少年组,专业组比赛包括机器人足球、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三大类共11项比赛,涵盖了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7月19日至20日为小组赛,21日展开半决赛,22日进行决赛。

  比赛期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国际顶尖机器人团队将亮相赛场,去年获团队总分第一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派出包括服务机器人“可佳”、“可佳工人”、“机器人足球”、“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在内的4支队伍参赛。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