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给脑瘫女儿治病摆摊卖菜 婉拒他人施舍

2015年07月17日10:1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母亲为给脑瘫女儿治病摆摊卖菜 婉拒他人施舍

  原标题:母亲为给脑瘫女儿治病摆摊卖菜 婉拒他人施舍

妈妈卖菜时,阳阳帮妈妈最多的就是递方便袋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惠禾 摄

  于海文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太累了,没人买菜的时候,坐下来歇歇,有时就睡着了。但为了脑瘫的女儿,她努力坚持着。她最大的梦就是“把孩子的病看好,让她生活能自理”。在她卖菜的小摊有一块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女俩摆摊卖菜的原因,希望大家来买菜,帮助她们,但她们“不要施舍”……摆摊

  看病没钱诊所门前摆蔬菜摊

  于海文的老家在齐齐哈尔农村,独生女儿阳阳今年14岁,6岁时被确诊为脑瘫。为给女儿治病,她到处打工挣钱。4个多月前,听说松原一家康复中心对治疗脑瘫有独特方法,她带着不到5000元钱来到松原。治脑瘫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她和女儿在城郊租了一间平房住了下来。

  于海文身体不好,需要吃中药,女儿治病更需要钱,不到两个月,她兜里就没钱了。医生陈俊坤看到她们娘俩不容易,减免了阳阳部分治疗费,于海文吃的中药也只收成本费。

  即使这样,她们还是拿不出钱来继续治疗。于海文就想打工挣钱。可女儿天天都要接受治疗,身边离不开人。

  她曾在老家卖过菜,医生陈俊坤便想了个办法,诊所附近都是成熟小区,还有大型商场,人流量大。

  于海文可以在诊所门前摆一个蔬菜摊,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

  在陈俊坤的帮助下,于海文购买了三轮车、秤等卖菜需要的物品,在诊所门前支起了地摊。

  进菜

  定三个闹钟 不到三点就起床

  于海文的早晨从凌晨开始。她的手机里定了3个闹钟,分别是凌晨2点40分、早上6点30分和上午8点10分。

  13日凌晨2点40分,闹钟响了,她挣扎几下,没能从炕上坐起来,实在是太困了,前一天晚上11点才睡下。又躺了5分钟,她坐起身,再不起床去蔬菜批发点批菜,就没有好菜了。

  穿好衣服,女儿还在睡着,把房门锁上,她直奔蔬菜批发点。路上堵车,批的菜又多,5点半时她还没有回家,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家,还差两样菜没批,她就回家了。正常情况,每天忙活完还能再睡一会儿。而这天的觉没睡成。到家后,女儿还在睡觉,于海文赶紧将车上的菜卸下来,分类、称重,早上还要把一批菜送到市中心,用客车再将菜送到一家工厂,这份活是一位好心人介绍给她的,一天能挣二三十元。

  刚称完重,6点30分的闹钟就响了,这时女儿也醒了,她连忙给女儿穿衣服,扶着女儿上三轮车,娘俩送菜去了。

  7点10分,娘俩回到家,实在太困了,于海文搂着女儿又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女儿能够自己走路了。她正高兴呢,8点10分的闹铃响了,把棉被褥往起一卷,推到炕的里侧,于海文就开始忙碌了,早饭的主食是前一天一位好心人给的饺子,她又做了两碗粥。

治疗间隙,阳阳和小病友一起玩耍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