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 云南档案记忆(二):滇缅公路 抗战“血线”【4】

2015年07月16日17:45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全民族抗战 云南档案记忆(二):滇缅公路 抗战“血线”

  腾冲县修筑滇缅公路的工人代表尹自忠等人关于落实滇缅公路民工伙食给云南省建设厅的文(1938年)。

  国难当头,云南滇西民众在龙云的号召下,自带粮食和工具长途跋涉赶往筑路工地,生活及其艰苦。

  修筑滇缅公路面临重重困难,要越过滇西横断山脉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崇山峻岭,要横跨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深谷,工程异常艰巨。原始简易的筑路工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了筑路民工的最大的难题。没有机械设备,全靠滇西各族人民用锄头、手锤、钻子、大锤、撬棍、十字镐等工具去开辟完成。滇缅路沿线环境恶劣,瘴疟为患,恶性疟疾能在几小时内夺人性命。由于滇缅公路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直接关系到抗战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更由于中央、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云南省各族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自带口粮和工具,爬山涉水到工地修路。据统计,1938年1月到8月是滇缅公路施工的高峰期,全线施工人数平均每天5万多人,最高时达到20万人。在整个筑路过程中,滇西民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筑路工程中死于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的就不下3000人,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十五,工程技术人员也有8人死亡。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