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停业
为了利息
他们把钱借给了顺纳公司
2013年,做了近30年木材加工和砖瓦加工的老李,不仅有了自己的工厂,还买了房子。但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工厂被拆,老李也回到了家中,看着电视数日子。
2014年,盘龙区上坝社区竹叶村民小组的老吴和很多村民一起,迎来了城中村改造。在那次改造中,3900元每平方米的补偿款顺利发放到他手里。拆房,拿钱,住新楼,当城里人,看似平淡的转变之路,等待回迁安置的老吴却显得十分难耐。“一年36000元过渡费,对于出来租房的人还是挺难的。”
“以前有田可以种,有房可以租,现在只有钱,但是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正当老吴困顿时,同村村民告诉他一条生财之道,“把钱交给他,他会给你利息,赚的比你拿去干什么都高。”这样的消息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在上坝社区的回龙村、竹叶村等陆续传开。
对于钱,家住北市区的老潘也有着迫切希望。年过古稀的他和妻子是工厂的双职工,“除了养老钱,肯定也希望帮帮子女。”
“我听朋友说,他那的利息很高,这么高的利息比存银行还好。”家住南市区的李先生,回忆到此苦苦一笑。
2012至2014年期间,老李、老吴、老潘和李先生等260户人家,经过朋友、家人的口口相传,先后来到北市区上游水岸一期,将钱借给了顺纳公司。
高额利润
曾让他们深信找到了生财之道
“每月2至3分的高额利息”、“每月不拖欠发放利息”、“本金只需提前3天预约即可拿回”。这样的回报,曾让老吴眼前一亮。更让老吴信服的是,顺纳公司的法人是邻村的熟人和干部。“他是上坝社区回龙村的村长。他总不至于骗我们这些人吧?”
老李等人回忆,起初的收益高得让他们吃惊。“我每个月的利息就是上万元,真的,比干什么都强。”从2013年借贷到去年,每月定期发还利息,让老潘坚定地将钱投到了顺纳公司。“虽然每个月也不固定是哪天给钱,但每个月都会给。”
而顺纳公司法人郑某豪爽的为人以及他村长的头衔,更让大家深信不疑。去年有一次过节,郑某邀约李先生和老李等人到他家做客,看着富丽堂皇的装修和偌大的房子,老李惊讶不已,“当时他跟我们说,即使把所有人的本金还了,他还有几个亿的资产。”而在宴会期间,还有一名男子上门向郑某借贷,“当时郑某给他的贷款利息是每月4分,这已经是少的了。他像这样借钱么,我们的钱和利息肯定不会有问题。”
其实,没人说得清郑某到底将大家的钱用于何处,只知道不时有人上门向郑某借钱,而利息大多为6分。“其实大家都是贪,但是像我们这些人,没房没田,要不就是下岗和退休的,还是想有个依靠,或是让生活能周转下去。所以有点钱,就陆陆续续给了他。”老李等人说,他们与郑某并没有签订正式合同。郑某收到钱后,会给他们开发票。可谁知道,自从去年起,郑某就开始拖欠大家的利息,现在连本金也要不回来了。
昨日,愤怒的老李和老潘等数十名债主围住了顺纳公司的大门。
去年9月,准备换房的李先生来到顺纳公司,希望郑某将一部分借款还给他。“但是郑某说钱已经全部放出去了,现在还收不回来。你回去等等,钱收回来我就打电话给你。”李先生一直没等到郑某的来电,于是他经常到顺纳讨要借款。“但他一直都说,钱不够,要不就让我过两天再来……”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