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理危机: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弱化 黑恶势力介入【2】

2015年07月08日08:51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农村治理危机: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弱化 黑恶势力介入

  

  

探寻新文明:重建美丽乡村共同体

  ——问需于农:新型农村社区再调查(下篇)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些同质化的农村社区弱化了传统村落布局特点、农民生活习惯特性和乡村文化特色,斩断了乡村历史人文传承的根脉,企图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

  探寻新乡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留住乡愁,做足乡土味道,嫁接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要将新乡村打造成农民的生活共同体、道德共同体、快乐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让新乡村社区既是栖身之所,更是心灵家园。

  改变习性:重建新乡村生活共同体

  半月谈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采访时,发现这个村里竟然有县级以上机关才有的机构——“精神文明办公室”。一个小小村庄为何还要设立“文明办”?

  管理村“文明办”主任刘秀明告诉记者,这些年村民生活富裕了,全都住进了楼房,但脑袋“空”了,经常会看见有人从窗户往外扔垃圾,有人彻夜在路灯下面打牌赌博,还有人经常和邻居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农民的文明素质必须有专人管、有专门机构管,最后村里决定成立‘文明办’。”

  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征介绍,村里每年于重阳节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村民披红挂花隆重表彰,用身边典型来带动村民文明素质提高。

  生活空间发生变化后,农民传统生活方式亟待推陈出新。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蒋志兵说,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是上下班制度,生活有规律,业余时间多;过去老人通常住平房、烧柴火,现在坐电梯、烧煤气;过去是左邻右舍之间的矛盾纠纷多,现在是楼上楼下之间因生活琐事吵闹的多。

  针对此,永联村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等,进行如何使用煤气、乘坐电梯、装修住房、养生保健等培训,尽快让村民学会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眼下,永联农民基本实现了向市民的角色转型,在景观河里洗拖把、绿化带里种小葱、挤占公共楼道、随意停放车辆、楼上抛甩垃圾等行为减少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向着信息、知识、思想、审美等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永联村党委副书记吴惠芳说。

  扬善尚贤:打造新乡村道德共同体

  永川松溉镇是重庆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祠堂就有13座。松溉镇推出“弘扬祠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传播项目,成立了“香喷喷故事团”,组织村社长者、村干部在祠堂中讲述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古人家训的典故和本家族的家风故事。

  “环境美只是外在美,农民的思想美、道德美才是内在美。”山东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只盖高楼,更要注重农民道德素质是否得到了根本提升。

  目前,鄄城1090个自然村全部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并开设了“道德大讲堂”。“四德榜”上榜的都是村民推选出来的各类道德模范。村委会与有赡养老年人义务的家庭签订《孝老爱亲责任书》,签订率达到90%以上。

  山东胶州的管理村建立了公益基金,用于救急、扶困、助学、奖励见义勇为者,保障好人做好事不吃亏。成立8年来,村公益基金发放已达40多万元。

  通过专人负责、典型带动,管理村弘文尚德之风渐浓,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仅拾金不昧一项,该村“文明办”成立至今,累计已达698起。

  此外,江苏太仓城厢镇的农村社区有效开展了睦邻节,让社区邻里守望相助;广东中山“家教公益讲座”覆盖全部农村社区;四川成都水井坊社区向社区农民推出了义仓、义集、义坊项目;浙江绍兴评选新乡贤,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家风,用乡贤文化点燃乡村道德灯塔……

  公共文化:创造新乡村快乐共同体

  探路农村社区新文明,离不开新公共生活空间特别是公共文化空间的生长。

  在湖北房县,文化大院建设独具匠心。文化大院集政策宣讲、科普普法、电影放映、图书阅览、文体活动为一体,由农民创造、为农民服务,充满了泥土味。

  “中国画虎第一村” 王公庄村是河南商丘市第一批新型农村试点社区之一,几乎挨家挨户都是画室、画院。王公庄村“四大虎王”之一的王建民说,全村1300多人中,有800人能执笔画虎。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农忙干活农闲画画,画虎村村民生活得“很艺术”。

  开辟体育场地,开展健身活动,也成为各地建设农村社区的一大亮点。在山东德州,农村社区共建文体小广场4307个,几近全覆盖。

  走进安徽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社区,一片开阔的运动场上,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一应俱全。“2009年,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垃圾场。”村书记梅香胜说,农民自发成立了文化运动协会,添置了一大批运动设备。

  2015米兰世博会以“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也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以农业、农村为主题。江苏永联村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村庄,向世界呈现中国农村新面貌。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说,除了龙狮队、锣鼓队、舞蹈队外,村里的戏曲生活也十分丰富。每天一到午后时分,永联戏楼都会上演一出锡剧。国家京剧院、朝鲜杂技团、韩国木兰剧团等顶级艺术团体都曾来永联村演出。作为老戏迷,村民薛栋华几乎场场必去,“车子房子票子,永联人都有了,现在就是要让脑子富起来”。

  “村就是美术馆,美术馆就是村。”江苏无锡山联村则尝试将现代艺术引入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新的公共文化地标。山联村公共艺术景观立体展现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魅力,并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灵感。居民不仅通过自己的双手经营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也通过现代艺术表达满足了自我参与感。

  留住乡愁:重塑新乡村精神共同体

  建设农村新社区,不能一味求新,也要重视“怀旧”,从历史深处和传统根部重寻精神资源,留住自然风姿和人文血脉。

  小桥流水、亭台廊榭、红花绿树,与一排排延续老村庐陵风格的小楼房交相辉映,村组间两口大水塘清澈见底……走进江西吉安市吉水县水田乡孔巷移民新村,随处可触摸到动人的乡愁。

  “农村本身就是美的,它就应该保存自然的样子。”江西赣州市龙南县委农工部部长陈胜亮说,以前大家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有理解上的误区,以为统筹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这不是方向,“农村还是农村,但应是漂亮的农村、干净的农村”。

  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在绿荫掩映中格外醒目,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小溪河流清澈见底……江西高安市华林山镇各村庄,宛如一幅幅动静相宜的乡村美景图。华林山镇镇长黄四光说,华林山镇着力体现人文山水特色的自然景观,让高安的山山水水既烙上时代发展的印迹,又留下历史的记忆和绵长的乡愁。

  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安徽绩溪县去年以来选择5个行政村作为农民文化乐园的试点村,打造“一村一品”,孔灵村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村里只有中心广场。”孔灵村党总支书记吴云发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新建了思诚学堂、群众志愿服务站、文明巷以及汪家大院等特色文化品牌。

  河南漯河源汇区干河陈村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后,重点以文化为魂,给富裕了的村民补上历史文化一课。“以前忙着讨生活,谁还有空听历史、讲文化?现在日子好了没事也往河上街逛逛,受降亭、源汇寨、骡马市啊,我都懂了点。”村民闫小颂说。

  站在河上街凭栏而立,飞檐画栋、青石雕塑、悠悠画舫,潺潺水声自远而近,不时夹有清脆的鸟鸣声。“乡村是村民的家,也是文化的源泉。生活改善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历史文化,将历史文明与现代文化融合,这才是美丽乡村社区。”干河陈村村支书林东风说。

  长集皮影曾是安徽霍邱县长集镇的招牌,一个县曾有好几十个戏班子。如今在世的6位老人是最后一个戏班的最后一拨演员。回想起自己60年前首次登台,75岁的领队任其安笑了:那年正月十五,在姚李镇灯笼树村的稻田上,千余观众将皮影舞台团团围住,“三亩地都站满了人”。那时候的皮影艺人如同明星,是各家的座上宾,“骑车赶场子是我们当时跑戏的常态”。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少有人在婚丧嫁娶时请唱“愿戏”了。2013年,一间投资28万元的皮影戏文化展馆在长集镇文化站落成,老人们有了固定的表演舞台。

  长集镇皮影戏民间艺术团团长熊定山告诉记者,像这样濒临灭绝的乡土传统文化在安徽各地并不罕见,当务之急就是要对这些艺术“大熊猫”进行抢救性保护,使其乡音不绝,血脉延续。

  重庆市永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波认为,在新型农村社区,留住文化乡愁,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而要整合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永川全区有120家民间演艺团体(俗称“灯架戏”),民间艺人近千人。“过去这些‘灯架戏团’队伍规模小、演艺水准低、管理不规范,正式注册的仅有2家,节目内容也往往是模仿照搬、现学现卖,甚至表演低俗、庸俗的节目。”胡波说,现在区政府采取购买节目、以奖代补的方式,规范节目内容,引导其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成熟的还可以发展成文化微企。(专题调研记者:郭强 陈刚 刘巍巍 潘林青 张兴军 宋晓东 陈诺 李松 李伟 叶含勇 许茹)

(来源:半月谈)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