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养猪场给猪使用的激素及抗生素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单位:千克/平方公里·年
中国首个抗生素污染地图,颜色越深,抗生素排放强度越大。(图片来源: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应光国团队发布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国,但多年来一直缺乏可靠的抗生素排放数据。中国科学院6月11日公布称,中科院科学家获取了“中国首份抗生素的全国使用量与排放量清单”。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报》6月16日头版以“我国首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出炉”为题进行了报道。
该污染地图首次详细披露了各地抗生素使用和排放量:中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52%,人用48%。一年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珠江流域、京津冀海河流域是全国抗生素排放强度最大区域,水中抗生素浓度很高。长三角地区因水流量大,污染排名第三。广东、江苏、浙江等省抗生素污染严重。
珠三角长三角污染情况严重
中国科学院公布的这份抗生素清单,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国内首份抗生素污染清单操刀者为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应光国课题组。应光国博士是国内抗生素研究领军人物,从2006年开始研究抗生素污染问题,足迹遍布中国58条主要河流,以及广东、广西、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主要养殖场。
根据抗生素污染地图,2013年中国生产抗生素24.8万吨,结合进出口数据,2013年我国抗生素准确的使用量约16.2万吨。
中国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可划分成明显的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东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强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
“总的来说在东部地区使用量和排放强度都大,跟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应光国博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说。
排放强度上,珠江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下游流域为全国前三,珠三角、京津冀部分地区的抗生素年排放强度为79千克/平方公里—109千克/平方公里。珠三角地区水系抗生素污染严重。相比下来,西藏、青海部分地区的抗生素年排放强度在2.97千克/平方公里。
应光国说,以排放强度最大的珠江流域为例,广东、广西是养猪养鸡大省。
为避免争议,此次抗生素污染地图未给各省的抗生素污染排名。从污染地图颜色可以看到,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相对较好地区颜色较深,即意味着是污染重灾区。
河流抗生素浓度远超发达国家
抗生素的种类非常多,有好几代,最早为青霉素。国内市面上有226种抗生素,用量大的有β-内酰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国人用得最多的,包括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如氟哌酸、氧氟沙星主要用于拉肚子、嗓子痛;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用于口腔感染、百日咳。此次污染清单的研究选取了36种环境最常见、最易检出的抗生素进行深入的排放清单与多介质模拟研究。
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0纳克/升,平均也有303纳克/升,意大利仅为9纳克/升,美国为120纳克/升,德国是20纳克/升。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