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常态”【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常态”【2】

盛卉 潘婧瑶 杨柳

2015年06月18日23:07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回答“新常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带来机遇,带来财富,带来共赢”

近几年来,中国与拉美之间高层来往密切。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四国的成功访问,开启了新的“中拉时间”,推进了包括两洋铁路在内的一大批战略性项目,谱写中拉合作新篇章。

2015年1月,诸多拉美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飞越重洋相聚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上个月,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的拉美之行,进一步落实习近平访问拉美时各项协议,让“中国装备”在世界舞台上再一次精彩亮相。

“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同属金砖国家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很多相似的使命。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进程曲折艰难,新兴经济体普遍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认识和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巴两国都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杨振武社长在演讲中说。

在杨振武社长看来,“新常态”成为解决中巴双方共同“烦恼”的手段:“‘新常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我的回答是:带来机遇,带来财富,带来共赢。”

“就市场而言,我国广阔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吴白乙对人民网记者说,“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消费模式和结构的转型,将会给世界市场注入更加强大的需求动力,无论是大型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能从中受益。”

杨振武社长用中巴两国的互补优势举例说明,得出了“新常态”将给巴西带来重大机遇的结论:

“新常态”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加快,居民消费升级换代,为巴西大宗优质商品包括农产品提供了更宽广的市场;

“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迅速崛起,将促进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再工业化”;

“新常态”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投资机会更多,营商环境更好;

“新常态”下,中国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将有更多的企业奔赴巴西投资兴业。

“以世界经济链与价值链为背景,各新兴经济体在转型时往往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产能等方面的缺乏,而这恰恰是中国推进‘走出去’战略所重视的领域。”吴白乙说:“我国积极推动与巴西的产能合作与对接,是双方意愿的共同体现。”

在这次巴中合作专题对话会上,91岁的中国问题专家卡洛斯·塔瓦雷斯道出心声:“中巴合作成果显著,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的新机遇,也是巴西的新机遇。”

茶歇期间,没有得到提问机会的与会者挤到杨振武的身边,交流对中巴合作的看法,提出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巴相互合作的意愿是多么强烈,彼此之间需要相互了解的愿望多么迫切!

(责编:王吉全、盛卉)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