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那些中国人【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寻访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那些中国人【2】

曹明龙

2015年05月29日22:5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唐铎将军的长子唐维佳向中外参观者介绍父亲的情况

唐铎

习总书记在文章中提到的第二个人物是唐铎。唐铎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担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第一空军集团军冲击团副团长,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曾带领苏联空军的百架战机飞越红场上空,接受斯大林的检阅;他在对德作战中曾创下了一天六次低飞的空战记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等七枚勋(奖)章;他开创了中国空军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八个专业,奠基了新中国的空军军事教学事业,为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我与这位传奇将军结缘是在 2005年。这一年是辟建旅俄华侨纪念馆征集实物和史料工作的第二年。没有尽头的线索,没有尽头的采访,几乎使我们征集小组精疲力竭。

由于巨大的精神压力,我在大约一年的时间中经常失眠和牙疼,于是到哈尔滨的一个医院看牙。给我看牙的大夫是我的是一个哥哥。在得知我正为征集实物和史料犯难时,他说自己一个同学叫唐维佳,他的爸爸叫唐铎,在苏联工作过很长时间,是哈军工一个系的主任。得到这个信息,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立即跟他要来了唐维佳的地址和电话,第二天顾不得看牙,就立即就动身去沈阳寻找唐铎将军的后代。

抵达沈阳那天,天气像蒸笼一样闷热。我拉着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照相机等必备的采访用具。由于不熟悉沈阳的路,拉着行李箱走了很长一段路,汗水湿透了上衣,好不容易找到了唐维佳的家。

唐维佳母亲是波兰人,有比较明显的混血特征。因事先通过电话,见面后,我们就直奔主题。唐维佳拿出唐铎将军的一些照片让我翻拍。在谈到征集实物时,我告诉唐维佳,实物的价值在于利用。不论什么东西,把它放在柜子里,放在家里和把它放在纪念馆展示给大家看,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作用是不一样的。

唐维佳夫妇深明大义,决定将唐铎将军的金质奖(勋)章和将军礼服及1919他去法国前自己篆刻的玉石名章、一个自制竹子笔筒等无偿捐献给我们。当我提出按规定可以给予一些经济补偿时,唐维佳夫妇一口回绝。他们说:“我们不挣老爷子的钱。那些东西是老爷子的荣誉和生命,不是用钱能买到的。”于是按照规定,我们正式办理了捐赠手续。在征集史料和实物的两年多里,被人拒绝、被人误解、被人挡在门外的情形不知遇到多少次,但我从未掉过眼泪。可在唐维佳这里,面对唐铎将军的无价之宝,我的眼睛湿润了。

当拖着行李箱走在去沈阳火车站的回程路上,我的脚步是那样的踏实而坚定。当时我感觉自己拖的不仅是几件藏品,而是唐铎将军传奇的人生,是唐维佳宽广的胸怀。从那时起,我十分小心地珍藏这些对我来说是比生命还贵重的东西,一直到2007年旅俄华侨纪念馆开馆后把它们放进展柜。

(责编:段欣毅、刘军涛)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