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时代”,如何打通资金“梗阻”(人民眼·本期聚焦·小微企业贷款难)【2】
别让金融“活水”堵成“远水”(有所思)
“广义货币总量超过120万亿元,我们却难分一杯羹!”
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中小微企业喊了很多年。最近一年多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银行惜贷现象抬头,“小微”们呼声尤其高。
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的今天,一块钱都可办公司,“借一块钱咋这么难”的叹息,为什么还在刷爆小微们的朋友圈?
“上面制定的‘解渴’好政策,不少还‘堵在路上’,焦渴的小微们只能‘望梅止渴’。”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分析一针见血。
例如,去年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时至今日,不少银行的小微贷款从业人员说,切实可行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又如,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加强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是破解之招。但在不少地方,工商、税务、质监、公安、房产等企业信息,跨越部门壁垒的互联互通还“在路上”。
如何突破“中梗阻”,打通小微融资困局的任督二脉?
今年开始,天津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营造金融“小气候”,前3个月小微企业贷款新增量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以前贷不到款的,现在贷到了!”小微融资的天津试验,发人深思。
风险补偿,天津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但称得上是“蛮拼的”。这不仅因为筹集的60亿元资金规模全国罕见,更在于“不见效果不撒手”的组织落实力度罕见:天天有人去想、去盯、去落实,对工作进度每月都通报排名……压力之下,有人感叹:“快被逼疯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抓铁有痕,再多真金白银的政策,也是“玻璃柜里的蛋糕”,看得见吃不到。面对经济新常态,百舸争流的新的进发中,也不乏隐忧:“曾经在以往高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不知所措甚至懈怠的状态。”这当引起注意。
简政放权,简出效率,放出活力。大道至简,深入人心,但误读也有:一放了之,为官不为。殊不知,“简”是“居敬行简”,而非“居简行简”,对“为”的要求不降反升。
例如,扶持中小微企业,是各国惯例。面对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中呱呱坠地的小微“婴儿潮”,营造阳光雨露充分的生长环境,已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但助小微,并非“小儿科”,习惯“分钱分物”“扶大扶强”的地方部分职能部门管理者,面临转型之惑。
拿融资支持来说吧。政府直接插手银行放贷、拉郎配的老办法,最简单,但不能用也不太管用。天津首期归集的风险补偿金中,10亿元来自市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如果仍像过去直接补贴给企业,面对几十万嗷嗷待哺的小微们,应是杯水车薪。
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市场办不成的事,说起来也不复杂,比如将扶持资金“拨改贷”,转作风险补偿基金,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数倍的银行贷款。但做起来不简单,颠覆的是以审批制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意味着“管钱管事”的管理者,少一些坐等上门、“说一不二”的权力任性,多一些走门串户、“七上八下”的服务意识,让银企双方自觉随“有形之手”起舞。
细细想来,小微融资,最缺的,有时候,不是钱,也不是制度,而是如何放下“放不下的‘官念’”。其他“中梗阻”,何尝又不是如此?(禹伟良)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1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