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在东坡赤壁踏寻苏轼足迹(组图)

2015年05月12日11:21  
 
原标题:【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在东坡赤壁踏寻苏轼足迹(组图)

赤壁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权香花):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大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期间他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与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并因躬耕黄州东坡,所以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在此留下的足迹不胜枚举。日前,CRI记者一行来到了东坡赤壁,踏寻苏轼的足迹。

  东坡赤壁位于黄州古城西北,因岩石赭赤且屹立如壁,古称“赤壁”。东坡赤壁占地面积四百余亩,主要建筑有九亭、三楼、三阁、三堂、一像。赤壁依山就势,建筑古朴典雅,掩映在绿树红墙间,富有诗意。这里处处是大文豪苏轼的墨宝诗词,令人不由遥想苏轼当年的雄姿英发。

  走进东坡赤壁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汉白玉苏轼雕像,雕像高达六米,栩栩如生。沿着雕像背后的山壁拾阶而上,经过一座单洞圆拱门,便是二赋堂。堂中央立着由八块香樟木拼接而成的大型木壁,正反两面分别刻着《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二赋堂西侧是坡仙亭,亭内三面有苏轼亲笔草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他手绘的月梅图、寿星图的石刻。坡仙亭西下10余步为睡仙亭,苏轼曾在此同友人饮酒畅谈,醉卧于此。

  二赋堂东边有一座碑阁,碑阁四壁嵌有“景苏园帖”石碑126块。碑阁内首行四块碑帖上刻着苏轼亲笔赤壁赋手稿,苏轼的字体丰腴,结字扁平,温良敦厚。

  出二赋堂后门,在赤壁的最高处有一座栖霞楼。栖霞楼高三层,登上最高层可以俯瞰赤壁全景。当年赤壁下就是滔滔长江水,苏轼两次月夜泛舟赤壁下,把酒当歌。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当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在长江故道上一片平畴,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极目处才能隐约见到长江的一线银光。

  为了更好的传承东坡文化,黄冈市实施了多种举措,如复原当年苏轼的生活场景,建设东坡纪念馆、东坡外滩,组织“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举办东坡文化节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东坡文化真正成为黄冈的一张闪亮名片。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