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手术室捡患者遗书:若手术后死亡必须索赔30万【2】

2015年05月11日08:42  
 
原标题:医生在手术室捡患者遗书:若手术后死亡必须索赔30万

  声音

  沙坪坝区中医院外科张主任:

  重庆的医院几乎 都碰到过这种事情

  重庆晨报讯

  记者 肖帆 患者手术前写下找医院索赔的遗书,是否跟汨罗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县级医院有关呢?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两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他们均表示,新闻中提到的手术事实上是一个小手术。患者写遗书表现出了对医院的不信任,也凸显了当下的医患矛盾。

  重庆市新桥医院泌尿内科李主任表示,“膀胱结石做手术的都很少,就算真要做手术,也都是小手术。做这样的手术同样存在风险,但也是微乎其微。”李主任更怀疑那个患者是否是炒作,“这样的手术能开口要30万,再无知的人也不会这样漫天要价。”

  沙坪坝区中医院外科张主任则表示,对遗书的事情可以理解。“这个有啥好奇怪的嘛,做啥子手术都会有风险,因此一些存心闹事的患者啷个都有理由。”

  “我敢说,重庆没得哪一个医院没碰到过这种事情。”张主任说起这种现象颇为无奈,“现在只要做手术,患者事后找医院一闹,医院只有赔钱。为啥子?还不是前段时间舆论过分偏向患者,不分青红皂白就是对医院一顿抨击。现在医院怕了,也就出了一堆专门的‘医闹’。所以说,这种医患矛盾真的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观点>

  医患关系其实没想象的那么糟

  如今,我们常常能听到、看到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说医患关系如何紧张。

  在看了这些报道后,我们对医患关系的担忧顿时猛增,但我们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医生正在用自己的仁心服务患者。实际上,医患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带着先入为主的色彩去看待医患关系才是要提防的事情。

  红包、回扣、医疗腐败、过度医疗等等词汇将医生在患者中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再加上对于医疗纠纷事件的报道,使得人们对于医患关系的担忧日益加深,还有不少患者对于医生形成一种成见,对以后医患接触产生不良影响。

  但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正确、客观地去看待这些医疗纠纷事件,因为无论医生多么尽心竭力,多么谨小慎微地救治患者,医疗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可规避的风险,如果真是发生了医疗事故,则应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地解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好医生。例如,某医生在路上遇到突发疾病的患者,立即上前急救;某医生为了帮贫苦患者省钱,把其他病人用了一半本应该舍弃的药匀过来给他用;某医生因为治不好病患伤心流泪……

  这些都是中国好的医患关系的体现。中国式医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是在信息媒体较为发达的今天,新闻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的范围极广,再加上,一些新闻为了博人眼球,具有误导性、极端性,因此不符合常规的医患关系更容易成为新闻,才给大众留下了“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刻板印象罢了。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若总是“先入为主”,病人总怕被医生讹上,医生总怕被病人赖上,医生的“仁心”只会越来越难求。小新(来源:重庆晨报)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来源:重庆晨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