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您如何评价中国和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进行战争总结对构建世界新秩序和维护国际安全体系有何意义?
李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世界各国人民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破坏,以及严重的心灵创伤。这场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城镇乡村变成废墟,人类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遭到严重毁灭。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使各国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平进步力量逐步壮大;客观上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战争全面爆发后到1941年夏天,德国法西斯已横扫欧洲多个国家。苏联军民奋起自卫,伟大的卫国战争从此开始,苏联国土由此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在苏联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鼓舞下,苏联军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粉碎了希特勒发动的“闪击战”,扭转了欧洲战局,为二战最终胜利做出重大历史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抗击和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的战略配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
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中俄两国将举办一系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包括在联合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举办的相关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胜利成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敦促各方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开辟未来,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途径。通过举办一系列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结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现在东北亚仍有国家对二战历史没有正确反省,妄图重新看待二战进程和结果。中方对此有何评价?
李辉: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容歪曲、英雄不容遗忘,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必须坚持。我们坚决反对任何试图篡改二战历史并进而挑战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图谋。令人遗憾的是,日本的一些高级别官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其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妄图模糊是非、颠倒黑白,把侵略说成正义,把战犯说成英雄,让世人心寒。特别是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值得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力量加以警惕。
我们知道,70年前日本输掉了侵略战争,我们不希望70年后日本再输掉人类的良知。日本领导人对二战任何表态、对外发出怎样的信息,不仅事关日本同亚洲邻国能否真正实现和解,也将成为国际社会评判日本是否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试金石。我们希望日方以史为鉴,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有关历史问题,同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日方携手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
我们应牢记: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实现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