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全球政治战中,中央情报局从事着与克里姆林宫的无情争斗。这一努力的意图是向以西欧为基地的北约提供支持,反对苏联的宣传,挑战苏联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中央情报局相信思想的力量,新闻、艺术、音乐、文学等形式可以慢慢腐蚀苏联当局及其本国和东欧卫星国的人民。中央情报局在打一场持久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在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发起恶毒的反共运动过程以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要想请求国会拨款给国务院或政府任何部门用于公开资助左翼组织,或者促进在欧洲的艺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直接针对共产主义集团的行动,国会也宁愿支持一些实际活动,而不是支持表面上没有活力的图书出版。中央情报局当时的财政预算充裕,做这种事绰绰有余。情报局怀着真正的热情,相信冷战也是文化战。当时有一种意识,认为每年千百万美元的资金可以支持诸多活动,这些活动将“表现出多元化的和不同的观点,与自由探究的观念融合在一起。结果,美国支持的组织代表和成员表达的观点,在许多情形下与其支持者的观点并不一致……公开展示非正统观念是一种武器,可以对抗行动一致的庞大共产主义,要理解这一点,就要有成熟的观念”。这样一来,中央情报局“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资助机构之一”,规模堪比福特、洛克菲勒及卡内基等基金会。
哈里·杜鲁门总统不喜欢和平时期保持美国情报机构。报纸和一些国会议员对“美国的盖世太保”公开表达了顾虑。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政府机构中便有人对插手地下秘密活动感到厌恶。但是随着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加剧,对杜鲁门所称的“集中窥探”似乎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需求。中央情报局诞生于1947年,国会除了授权其收集情报外,还授予这个间谍机构权力,执行“透过情报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的其他功能和职责”。这一表达模糊的授权为秘密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那些秘密活动无法追查到中央情报局头上,美国政府也可以矢口否认。不过,中央情报局的法律顾问起初拿不准,不经国会授权,情报局是否可以采取这类“黑色宣传”。
中央情报局选定了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作为散发《日瓦戈医生》的目标地点。1958年布鲁塞尔环球和国际博览会是战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它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冷战的政治战场。博览会于4月17日开幕,要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19日,入园参加的总人数达一千八百万。美国和苏联都建起庞大的展馆,展示其相互竞争的生活方式。中央情报局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次博览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大批苏联公民旅行前来参加一次西方的盛会。比利时向苏联公民签发了一万六千份访问签证。
“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宣传价值”,中央情报局苏俄处向各分处领导人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陈述:“这不仅是因为其固有的信息和激发思考的性质,还因为出版环境的因素。一位被公认为俄国在世的伟大作家写的优秀文学作品,竟然不能在自己的国家出版本国语言的版本供人民阅读。我们便有机会让苏联公民思索,他们的政府到底出了什么错。”
《日瓦戈医生》不能从美国展馆派送,但中央情报局在附近有个盟友。梵蒂冈展馆被称作“上帝之城”。这座现代派风格的展馆上有一座耀眼的白色钟楼,一百九十英尺高的钟楼顶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这座低调的展馆坐落在距离美国和苏联展馆不远的位置。
梵蒂冈官员和当地罗马天主教会在博览会开展前便开始准备迎接苏联参观者了。苏联参观者溪流般源源不断地走进梵蒂冈展馆,部分原因是受到罗丹雕塑“思想者”的吸引,这尊雕塑由卢浮宫租借给梵蒂冈展馆。
9月初,这些神父和女士们开始散发俄文版的《日瓦戈医生》。中央情报局赞助的版本终于递到苏联公民手上了。不久,游乐场地上便四处可见这本书的蓝色硬壳封面。有些人得到这本小说后,撕下封面,把书页分拆成几个部分,塞进几个衣袋,为了易于隐藏。
俄国流亡者在德国出版的一份周刊评论说:“我们俄国同胞应该对梵蒂冈展馆的组织者表现出谢意。由于他们的努力,俄罗斯文学中这部最伟大的当代作品才找到返回祖国的路……五百多册书让普通俄国人带回了祖国。”
这部小说出现在博览会上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帕斯捷尔纳克耳中。9月份,他给在巴黎的朋友萨伏琴斯基写信说:“《日瓦戈医生》的原文版真的出现了?在布鲁塞尔参观过的人好像看到了。”
1956年5月,一位意大利出版商的书探乘列车前往莫斯科郊外,拜访俄国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离开时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首部小说的原始书稿,以及作者托付的一句话:“这是《日瓦戈医生》,愿这本书流传全世界。”帕斯捷尔纳克相信,自己的小说不可能在苏联出版,因为官方认为此书攻击1917年革命,是一株无可救药的毒草。
从意大利开始,《日瓦戈医生》多种语言的译本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帕斯捷尔纳克在苏联国内遭遇了疾风骤雨般的舆论抨击。这部巨著引起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注意。中央情报局秘密印刷了一批俄文版《日瓦戈医生》,偷运进苏联。《日瓦戈医生》被卷入冷战双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这成为该书非凡经历的一部分。半个世纪之后,《当图书成为武器——“日瓦戈事件”始末》的两位作者发掘了这段不同寻常的轶事。
(来源:文汇报)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