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浙江横店还原“万园之园”【3】

2015年04月19日09: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三问浙江横店还原“万园之园”

  “圆明新园”总投资300亿元,整个园区建设历时9年。不少人诟病其耗资巨大、劳民伤财。“整个‘圆明新园’的建设,不花政府财政一分钱,全部来自民间,其中绝大部分由企业自筹资金,少部分来自社会捐赠。不花财政的钱,就不存在劳民伤财之说。”楼守威说,企业遵循的是市场规律,愿意巨资投入,自然对成本收益和承受能力有所考量。

  施卫东透露,在300亿元的投入中,园林基建投入只占到一部分,其中绝大部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未来圆明园以及其他散落民间文物和艺术品的搜集、回购、修复等工作,并逐步通过仿制、购买、受捐等方式还原圆明园的内部设施。目前,横店集团已为此牵头组织成立了一个由100多名圆明园专家和史学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我们希望未来,圆明新园能成为一个中国园林风貌和文化瑰宝的展示地。”

  “圆明新园”占地6200多亩,在建设初期,曾因为存在违规立项、用地申报违反国家供地政策、规划用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叫停。在经过整改之后,“圆明新园”项目重新立项并低调动工。“即将开放的、占地2600多亩的春苑,其整个土地审批手续已全部完备,其他建设区域的土地审批手续根据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申报中,预计到2016年底全部开园前将完成所有合法手续。”施卫东介绍,“圆明新园”建设被列入浙江省发改委重点扶持的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专项。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专家杨建华表示,圆明园举清王朝6代之力、耗费大量国库白银建成,只是作为皇家玩乐的御苑。今天的圆明新园和过去的圆明园有着本质不同,它和中国众多的复古旅游景点如杭州的宋城、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一样,力求部分恢复和展现中国古代繁华时期的历史风貌,给公众一个凭吊、重温历史和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社会无需苛求,不必过于纠结。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