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改办:规范刑诉涉案财物查封和处置工作【2】

2015年03月04日1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中央司改办:规范刑诉涉案财物查封和处置工作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请问在及时、妥善处置刑事诉讼涉案财物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一些权属明确的被害人财产不及时返还,对一些容易变质、贬值的特殊财物处置不当,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群众反映十分强烈。针对该问题,《意见》提出了两条具体举措:一是完善涉案财物审前返还程序。规定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合法财产,凡返还不损害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都应当及时返还。权属有争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时一并处理。 二是完善涉案财物先行处置程序。规定在确保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对不宜长期保存、易贬值或者市场价格波动大的特定财物,经权利人同意或者申请,批准后可以依法出售、变现或者先行变卖、拍卖。所得款项统一存入各单位唯一合规账户。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请问在提高查询、冻结、划扣工作效率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近年来,非法集资、传销、地下钱庄、涉税犯罪以及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案件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办理此类案件中,涉案账户查询难、冻结难、划扣难问题非常突出,影响执法办案顺利进行,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此,《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查询、冻结、划扣工作效率。规定办案单位依法需要查询、冻结或划扣涉案款项的,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并探索建立统一的专门查询机制,建立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制度,完善集中查询、冻结和定期续冻制度。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请问在完善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裁判生效后的执行制度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刑事裁判中涉及财物部分的执行,始终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判决继续追缴违法所得、责令退赃被害人损失的,由于规定不明确、不具体,得不到有效执行,存在“空判”现象。针对该问题,《意见》完善了违法所得追缴、执行工作机制。规定对审判时尚未追缴到案或者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继续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并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应当予以配合。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为什么由公安部统一负责到境外开展追逃追赃工作?

  答:加强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是依法严厉惩治腐败、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得党心民心的工作。我国高度重视境外追逃追赃工作,已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移管被判刑人条约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我国参与刑事司法协助的国家机关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建立了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渠道,但由于职能比较分散,难以适应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需要。针对该问题,《意见》提出健全境外追逃追赃工作体制机制的要求,规定公安部确定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到境外开展追逃追赃工作,完善境外追逃追赃侦查取证工作制度。这有利于改变当前境外追逃追赃多头参与的现状,充分发挥公安部驻外警务联络官的作用,构建集中统一、分工合作、高效顺畅的境外追逃追赃工作体制机制,形成追逃追赃对外合力。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请问在保护善意第三人权利、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由于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范围的界定比较原则,也比较宽泛,实践中存在超范围查封、扣押、不当查封、扣押善意第三人财物等问题。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权利救济渠道。针对该问题,《意见》提出了两条具体举措:一是明确利害关系人诉讼权利。规定善意第三人等案外人与涉案财物处理存在利害关系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相关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并听取其意见。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对涉案财物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就财物处理部分提出上诉,被害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二是提出完善权利救济机制。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对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复议、申诉、投诉或者举报的,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请问在保障机制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在保障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依法顺利进行方面,《意见》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共同研究解决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执法司法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加强监督制约。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涉案财物处置工作进行相互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法律监督。上级政法机关发现下级政法机关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确有错误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要求限期纠正。三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规定违法违规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涉案财物的,应当依法依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导致国家赔偿的,应当依法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如何确保《意见》落实?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抓好《意见》的贯彻实施,中央政法单位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任务分工的阶段性时间进度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办法,保证贯彻实施工作有序推进。中央政法委将会同有关单位及时跟踪改革进展情况,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