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 曾为捍卫PX词条学生点赞【2】

2015年01月29日08:16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清华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 曾为捍卫PX词条学生点赞

  清华非院士校长:

  曾为捍卫PX词条学生“点赞”

  2006年,陈吉宁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当时的清华党委书记,就是现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

  按照清华近年传统,校长一般由校内提拔。2012年,陈吉宁正式接棒顾秉林,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轻的清华大学校长,但因当时并非院士,曾引发舆论关于名校校长是否应为院士的讨论。

  据媒体此前报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工程院院士钱易曾透露,有人希望钱易推荐陈吉宁申报院士。当时陈吉宁对钱易说,“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校长),就不能再多考虑其他。”

  在他短短3年清华校长任期内,不少教育领域的人认为,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陈吉宁任内,清华启动综合改革,成为教育综合改革领域的“两校一市”试点,并制定完成《清华大学章程》。

  有着留学背景的陈吉宁,为清华增添多项国际化办学项目,包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

  作为环境领域专家,他还参与促成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与清华开展环境双硕士学位项目,这是耶鲁第一次与非“常春藤盟校”开展双硕士学位项目。

  “我们非常关心,是否能在这个项目里提供最好的教育质量、培养最好的学生,因为质量是教育最核心的生命力。”陈吉宁曾向新京报记者如此说。

  针对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陈吉宁主持启动清华大学新百年后的首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出台清华“教改40条”,全面深化清华的教育教学改革。

  去年,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吉宁特别对几位捍卫PX词条的学生表示了赞许。他说,他们“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我更相信,你们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各种大赛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分数和名次,还有创意创新创业的创造者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你们一生”。

  环保部负责人:

  治理环境任重道远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了国家环保管理部门之后,历经三任“掌门人”。此间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恶化形势日趋严峻,而环保总局虽然升格为环保部,但在面对其他部门和唯GDP至上的地方政府时显得势弱,这些“掌门人”多年来承担着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一位接近环保部高层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环保已经过了常规污染治理的阶段,下一步的环境治理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该人士表示,无论什么出身,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担当”。因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很多时候需要站出来,维护环境需要很大的勇气。

  王毅认为,今后五年、十年是环境治理最困难的时期,“一方面经济还要继续增长,那么多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污染物又没有完全达到峰值,另一方面又要转型,的确是非常困难”。

  他说,作为环保部的“掌门人”,除了本人的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决策能力。

  他说,希望未来的环保决策上,能有更多的创新,“虽然体制上还有很多的局限,但也处在一个改革的年代,未来还有很多的机会,如果能把握住,通过创新,就可以开拓出新的天地。”

  新京报记者金煜许路阳

  多名“专家校长”转入政界

  实际上,“专家校长”从政,在法律、科教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已有诸多先例。

  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万钢,他在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到3年后,就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

  而被央视《东方之子》评价为“平民法学家”的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转任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申长雨,转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追溯至2000年前,原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院长曹建明调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直至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教育部领导中,部长袁贵仁和副部长郝平也都有大学校长的经历。在调入教育部前,袁贵仁曾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郝平曾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除成为部委领导外,一些高校校长也转任地方。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担任副主席,后又回京担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西北大学原校长王忠民转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3年后,调任安康市委书记,主管一方“历练”一年后,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任副理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现任校长林建华之前,浙江大学已连续有3任校长“从政”,除路甬祥担任校长时就已是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外,潘云鹤卸任后成为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杨卫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新京报记者金煜许路阳

  这部法到底是不是一部违法成本高、守法成本低的法?到底能不能调动公众真正参与到环境监督和保护工作中?这两个核心问题,目前的草案看不出有根本性突破。

  ——2014年4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作为常委会委员,陈吉宁在会上提出上述意见。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