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森波拉度假山庄看到羊城晚报“倒奶潮”的新闻后,其副总经理赵长云来到周伯的奶牛场,准备定时大量购买他们卖不出去的奶,用于温泉系列产品开发,专门开设牛奶温泉池,力推牛奶护肤养颜养生、并创新牛奶饮品和菜式,以实际行动支援奶农。
农庄收购滞销生奶后可推出牛奶浴
经羊城晚报报道倒奶困境后,邻里、旅游团过来“帮衬”,一度假山庄更是专程前来收购滞销
经羊城晚报报道倒奶困境后,邻里、旅游团过来“帮衬”,一度假山庄更是专程前来收购滞销生奶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1月9日羊城晚报重磅推出《首次遭遇无人收奶广东奶农每天忍痛倒奶超20吨》一文,独家报道了由于国际奶价暴跌而引发的国内倒奶、杀牛潮蔓延到广东,多地奶农纷纷卖牛、倒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关部门积极介入“救市”。时隔两周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记者来到三水一奶牛场探访。
节省开支少喂精料
“每天倒奶就像割肉一样……”
今年已77岁的周伯挺有信心,他相信奶农的景况很快会变好,但面对着工人倒奶时他还是低着头,一声不吭。这事撕裂着他的心。
他从十来岁就从事养奶牛这行,这几十年从没遇见过好似这个月残酷的状况。短短的半个多月,从“原来奶越多越好”到奶没人收,每天只能把白花花的一吨多的奶倒掉,十来天,贱卖给屠宰场的奶牛五十多头,用来维持剩下一百零八头奶牛平日食物的费用。而员工则从原来的五个减到现在三个,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每个人都要将近两万。
“如再不收,亏到十万就全部杀掉。”这是周伯的底线,因为成本太高。据了解,周伯饲养的奶牛每天饲料费用要三千五百元,还要草料一千多,包员工所有加起来一天就要五千多。产奶五十头正常日产一吨半到两吨。“如正常一月纯赚三万多很容易。”
原来收购价5350一吨,今年开始,一斤都不收,只能白白倒掉,最多一天倒掉一吨八的奶。不管怎样,每天早晚都要定时挤,哪怕年初一都要挤奶,要不会发炎生病。
现在倒不希望奶牛多产奶,为节省开支就少喂精料,只喂草料来维持它们活着,“所以现在许多奶牛都变瘦了……”虽喝不足吃不够,每头牛每天至少还可产十多斤奶。如果直接拿到市场卖国家也不允许,没有这方面牌照,只能卖给奶厂。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