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鼓音:翔鹭纹铜鼓【7】

2015年01月15日12: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翔鹭纹铜鼓鼓胸纹饰展开图
翔鹭纹铜鼓鼓胸纹饰展开图

铜鼓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遗产。它由铜和少量的锡、铅铸造而成,有泥范法和失蜡法两种铸造方法。其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旁附耳。

铜鼓最早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由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即万家坝型铜鼓。这一铜鼓特点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别膨胀,鼓足短,足径大;器表粗糙,有的通体无纹,有的装饰稚拙简朴的花纹。此型铜鼓由萌芽到趋于成熟,大约经历了300年,并东传到滇池周围,由滇人铸造了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西汉“翔鹭纹铜鼓”,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体人,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水中有游鱼;鼓腰饰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展,双腿叉开作舞蹈状。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铜鼓实测重30.75千克。从年代、形制和纹饰来看,该鼓属于石寨山型。从地点到形制再到花纹,这座铜鼓不仅是我国早期航海景象的见证,也暗示着铜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2】【3】【4】【5】【6】【7】【8】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