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理解的“教育”,往往偏重于学校教育,事实上,身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他们所孕育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高于学校教育——你的家庭教育“缺位”了吗?
面对教育,不管男女老少,总会侃侃而谈,上至国家政策,下及个人经历,头头是道,掷地有声。
然而,大家所理解的“教育”,往往偏重于学校教育,“减负”“考试”“作业”等耳熟能详的教育词汇,实则也都将矛头指向了学校。即便是额外给孩子“加餐”——奥数、英语、钢琴、舞蹈……许多家长都以一种耐人寻味的口气说道:“这不是被逼的吗?”
事实上,身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他们所孕育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高于学校教育。而目前中国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位”了吗?它是否偏离了轨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
半数家长仅以“学习”为亲子沟通的主要内容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还是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他们交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妈妈,贾敏觉得自己不够懂孩子。
贾敏的工作并不轻松,再加上每天按时接送孩子,晚上、周末还要去课外班,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不得不承认,交流确实存在问题。”
话还没说完,在一旁的贾敏丈夫就插起了话。“上学就让‘好好学习’,放学就问‘作业做完没’,回家还让‘学英语’‘练口算’,这些话孩子能乐意听吗?”
难道,父母真的不太会和孩子沟通吗?
答案的确如此。
《调查》显示,当问及学生“关于你的话题,父母聊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几乎半数的学生都选择“我的学习”。
对于这个“第一要务”,子女又有什么感受呢?
《调查》表明,6.35%的小学生明确表示“别老跟我提学习的事”,还有近四成小学生的愿望是“爸爸妈妈抽时间听我说说心里话”。
亲子沟通,不仅内容不讨喜,方法也有问题。当问及小学生“你最不喜欢的沟通方式”时,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总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我”(28.43%),“不认真听我说话”(28.00%),“总是打断我”(24.69%),“总把我当小孩”(18.66%)。
而那些缺乏亲子沟通方法技巧的家长们觉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28.51%),“孩子不愿对家长说心里话”(12.25%)。
“造成亲子沟通困难的以上原因,均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调整和改善。美国心理学家用了三年时间对两万名未成年人的调查表明,能常将日常生活中的事向父母倾诉的人,出现吸毒、酗酒或学业成绩欠佳等现象的可能性较小。由此说明,小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的方式和效果十分重要。”《调查》分析道。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