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文物是为不愧对后人
习近平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一次,他在隆兴寺院西侧,看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名碑“本命长生祝延碑”上沾满泥土,缺乏保护,当即找到主管领导,并提出严肃批评。习近平说:“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旅游兴县促进大发展
正定古建集中,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提出旅游兴县,把正定打造成距石家庄最近的旅游窗口的思路。他多次找到河北省委,详细汇报正定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思路,省直有关部门随后拨出古建修缮专用款172万元。
利用这笔钱,正定对隆兴寺方丈院、天王殿、戒坛、弥陀殿等进行了修缮和彩绘,建了停车场。正定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到正定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到40万人;1985年,游客突破50万。
1990年-2002年
地点:福建
亲自来当林觉民故居讲解员
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刺眼的“拆”字被写在了市文物保护碑上。
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立即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谢冰心故居不容再拆》。习近平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习近平亲自主持。
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
开馆当天,习近平除了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观众反应,作出整改指示。
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还对市内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普遍作了政府挂牌保护,创设的“福州瓷牌”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不少当年挂牌的建筑后来都定成了文物保护单位,但那些“瓷牌”还让文物界抚今追昔,珍爱有加。
父子合力保林则徐古迹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则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纪念馆在内的系列遗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问题。
1990年5月,《人民日报》反映了保护林则徐遗迹存在的问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同志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7月,习近平在有关汇报材料上批示:抓紧修复林则徐故居及做好墓地开放。此后,他又数次研究林则徐遗迹修复等事宜,包括议定收回林则徐出生地。
一个月后,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修复工程开工典礼举行,1997年6月竣工。
“两次仪式,习近平同志都亲自参加了。”时任福州市副市长、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强回忆。他也是林则徐后裔,现为林则徐基金会会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