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沾老鼠尿成"夺命饮料"?这条谣言传了16年【2】

2015年01月06日10:59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易拉罐沾老鼠尿成"夺命饮料"?这条谣言传了16年

  【扬子微评】

  谣言为何经久不衰值得反思

  2008年,笔者在某报记者站工作的时候,从网络上发现了类似情节的谣言,地点也在国内,不过不是琼海,致命的不是“鼠尿啤酒”而是“鼠尿可乐”。当时镇江一家大医院传染病科的一位资深医生告诉笔者,那种所谓的“致命”钩端螺旋体,他也只是上学的时候在书本上看到过,工作多年从来没碰到过此类病例。现实中老鼠尿到可乐罐上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老百姓根本没有必要担心。

  笔者的领导当时直接pass掉了这篇报道,理由是这种罕见到虚无的“鼠尿致命”案例没有什么现实的警示意义。其实当时笔者只是想辟一下谣,大家认识它是怎么回事,谣言就被杀死了,省得它再到处传,烦人。

  今天,当致命鼠尿病以“鼠尿啤酒”的形式再次出现,并假借微信这个全新的传播渠道广为扩散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持续16年的谣言,它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不难发现,“鼠尿谣言”包含那么一点真实性(鼠尿是有可能携带“致病体”),编造的情节很贴近生活(某地某人说得言辞凿凿),又用“为你爱的人转”等煽动性语言绑架人的感情,其迷惑性、鼓动性不言而喻,很多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和6年前的我一样,很轻易相信,原来这种危险就潜伏在身边,我却不知道!这种担心甚至恐慌又降低了人的判断力,更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这几乎是所有谣言的共性,或者说是传播规律。

  权威而及时的辟谣显然是必要的,不仅要让人们知道谣言的假,更要让人们透彻地认识谣言,并清楚了解谣言的共性,主动提升防御力,自觉识别今后可能遇到的更恶劣的谣言,这样才能反过来杀死谣言,阻断其传播。

  回到“鼠尿谣言”,其实乐观地说,这个经久不衰的谣言并没有实际的杀伤力,即便其中的情节是真的,预防起来也是轻而易举。它不至于像此前已经被警方证伪的“艾滋病针头”“麻醉取肾”等谣言给公众心理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乐观地说,“鼠尿谣言”附带地提醒了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哦。

(来源:扬子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