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杀妻冤案真凶受审 当交警20年系三级警督【2】

2015年01月06日09:15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安徽杀妻冤案真凶受审 当交警20年系三级警督

  ■ 对话

  于英生:

  追责还没启动 官方没一句道歉

  司法进步的代价太大了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今天的庭审?

  于英生:真凶伏法。算是正义得到了伸张,对我妻子的死也是个交代,这回算是水落石出了,对已经去世的老人也是一个安慰。

  新京报:这场庭审对你意味着什么?

  于英生:算是给了我一个说法,让真凶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庭审阶段已经结束了,就等判决了,希望法院能公正审理,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

  新京报:这一年来除了你的案子,还有几件冤案昭雪,你会关注吗?

  于英生:关注啊,特别关注,呼格吉勒图的案子,聂树斌的案子我都关注,这些包括我的案子的昭雪,都是司法进步的信号,但就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太大了,呼格吉勒图18岁时就被错杀了,连命都没了,我的案子受影响的不仅是我的小家庭,更是两个大家庭的苦难。

  新京报:你在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的诉讼请求是索赔147万,这包括哪些部分?

  于英生:包括我妻子的死亡赔偿金、孩子的抚养费、老人的赡养费,也包括精神抚慰金和丧葬费,这么多年家里申诉承担的费用。

  现在说对不起有用吗?

  新京报:有人说,你和武钦元在事发前认识。

  于英生:不认识。我和他没打过交道,前年底他被抓,警方让我去看照片,我都说我不认识这个人。

  新京报:庭审现场看到武钦元,你是什么感受?

  于英生:终于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谈不上希望见到,也谈不上排斥,就是冤有头债有主,心里面更多是恨。

  新京报:他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反应吗?

  于英生:他好几次在庭上说对不起,说从知道我进看守所后就很内疚,但现在说对不起还有用吗?把人杀了道个歉就完事了?

  屡次提追责 没有回复

  新京报:这次开庭对你来说是否意味着画上了句号?

  于英生:不是。这次开庭只是正义回归的一部分,呼格案已经启动追责了,我的案子到现在也没启动,我们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等来。

  新京报:你为了追责做出过什么尝试?有回复吗?

  于英生:从我被无罪释放后,我和家人就向省高院提出追责请求了,后来也向蚌埠市政法委和蚌埠市公安局提出相同的请求,包括元旦期间我哥哥又向他们提出过一次,但直到现在我们连一次正式的答复都没收到,口头上的都没有。

  新京报:当初经手案子的工作人员现在都在哪里?

  于英生:很多人都升了,有的退休了,当时办我这件案子的公安局长,后来调到了检察院当检察长,本来前任检察长不准备起诉,但换人后起诉了,再后来我家里人申诉,不巧又赶上他调任法院院长。

  ■ 庭外

  疑犯哥哥:

  他害了人一家 该受到惩罚

  因为案件不公开审理,于英生的哥哥于宁生和妹妹一直坐在法院外等候。在他们身旁不足10米,就是同样等候庭审结果的武钦元的哥哥和弟弟。

  等候庭审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两家人只是偶尔瞄一眼对方,没说过一句话。

  “我们没脸去跟人家当面道歉。”武钦元的哥哥说,早就通过长相认出了于英生的哥哥和妹妹,“我们实在是对不起,武钦元的家虽然毁了,但和于英生一家的遭遇比起来,又算什么?”他说,弟弟做出这样的事,现在说对不起又有什么用?

  1月4日晚,武钦元的哥哥和弟弟就赶到了芜湖,没能进庭审现场,两个人一直在法院门口等候,只有庭审前后,载着武钦元的警车两次驶过法院门口,兄弟俩才快步靠近,但隔着车窗,什么也看不到。

  哥哥说,武钦元从被警方控制到开庭受审,家人没和他见过一面,也没通过律师传递出只言片语,家里人也不指望什么了,只希望法院能公正判决,“他害了人一家,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于宁生也认出了武钦元的家人,嘴里念叨“我就知道他们也得来”,然后坐在原地,把脸扭向另一边,沉默一会,他说,“事情都是姓武那人干的,和他家里人没什么关系。”

  时间过了中午12点,看弟弟还没走出法院,于宁生嘀咕着“是不是当天就要判”,他说来芜湖前,在父亲老屋的灵堂前还敬了香、许了愿,被问许了什么愿,“不能说,说出了就不灵验了”,他说,法庭依法审判就行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