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央属矿业企业>>中石油

陈振岩同志介绍

2014年12月14日15:05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陈振岩同志工作照

陈振岩,1963年6月生,汉族,辽宁兴城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博士。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并参加工作,2005年获得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总地质师,中石油高级技术专家。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26年,在勘探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先后在《AAPG》、《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多家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辽河盆地天然气地质学》等专著3本。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曾被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突破思想禁区,创新油气成藏理论,探索资源规模发现新领域

1、发现潜山内幕油气藏,引领世界基岩勘探新方向。陈振岩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变质岩内幕这一“勘探禁区”,形成了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理论认识和专有勘探技术,把变质岩勘探空间从占凹陷的“潜山山头”拓展到整个含油气盆地基底领域,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潜山勘探由风化壳到内幕的转变。这项成果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康玉柱等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于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潜山内幕成藏的理论在国内石油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并指导了国外变质岩勘探新发现。目前,仅辽河油田已累计新增三级储量6.94亿吨,生产油气当量500多万吨。

2、倡导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引领中国火山岩勘探进程。陈振岩作为国内早期的火山岩勘探倡导者,突破地质研究中“避开火成岩”的惯性思维,证明火山岩可以成藏,对辽河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理论进行研发与实践,引领了国内火山岩勘探方向。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辽河油田探区累计上报三级储量亿吨以上。

3、提出“源储一体化”理念,深化成熟盆地勘探,发展完善油气藏评价方法。注重总结成熟盆地勘探成果,完善了复杂断块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配套技术,指导了辽河探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用创新思维分析老资料,用新方法评价老油区,在辽河油田老区实现新发现。

二、注重理论提升,强化产研结合,引领油田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发展新方向

陈振岩注意跟踪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发展,结合辽河油区特点,进行学术研究。先后在《AAPG》、《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作为首个在国际权威期刊《AAPG》发表火山岩油气藏文章的中国人,陈振岩倡议召开了“首届全国火山岩油气藏研讨会”。他编写《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首次论述了潜山内幕多期裂缝形成机制,为潜山加深钻探提供理论依据。

陈振岩还注重科研与生产结合,主持和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等国家天然气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在负责国家“八五”天然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过程中,他提出过渡带气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点,指出了天然气形成的“多阶连续,复合为主”的演化模式和“船舶式油气运聚系统”新概念。经国内外专家评审,认为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他负责的中石油重点课题《辽河坳陷陆上及滩海地质综合研究与预探区带优选》,指导了辽河油田勘探取得多项重大发现,累计上报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

三、立足油田生产,推行适用工程技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010年,陈振岩调任勘探项目部后,在继续进行勘探部署的同时,还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工程新技术、新工艺。首次在潜山探井中实施水平井钻井工艺,并采用多级压裂技术获得勘探成功;在薄层储层中实施直井细分层体积压裂技术,使多口低产井获得工业油气流;针对特殊岩性实施水力喷射钻孔辅助高效压裂技术,见到良好效果。同时,他还重视实施工程地质一体化研究,联合地质、工程和施工三方单位开展雷家地区致密油气储层评价技术攻关研究,使其成为近年辽河油田勘探重点领域。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