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央属矿业企业>>中石油

凌云同志介绍

2014年12月14日14:57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凌云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凌云同志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知名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200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工程师。先后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兼任石油和地矿系统多所大学教授,担任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心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物探》、《中国海上油气》、《地球物理与工程》编委,国际石油勘探行业协会SEG、EAGE、AAPG资深会员。多次被评为局级、部级劳动模范,被东方物探命名为“东方先锋”科技榜样,被中石油授予 “杰出科技工作者”,2011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他领衔的研发团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凌云同志自1971年加入石油勘探行业,至今已超过40个年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地质队员了。先后在野外勘探一线从事过放线、钻井等工作,在我国第一支可控震源队担任过第一代GS-2000数控地震仪器操作员。1980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请缨到位于西部边疆的塔里木从事科研工作,从此全身心投入到石油勘探开发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实践中,足迹遍布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为我国能源勘探开发事业技术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多年来,凌云同志先后负责及参与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数十个。在研究及实践过程中,他不拘泥于陈规旧矩,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次,发表专著或论文90余篇(部)。他发明的沙丘曲线静校正方法和基于模型初至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困扰塔里木大沙漠区的资料成像问题,令美方合作专家深感震惊;首次提出了空间相对地震分辨率的概念和理论,突破了传统地震理论限制,为解决我国陆相沉积环境下的薄储层勘探开发问题开辟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解决思路。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了3.5维地震勘探方法,为利用二次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油藏开发动态信息寻找剩余油气探索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时移地震技术攻关工作,并在陆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研究方面位居世界前列,推动时移地震技术在我国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他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级数的井中接收阵列在国内实施了首个井地联合勘探研究项目,并在大庆、塔里木、冀东、四川等油气田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作为高级专家和领军人物,他领衔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为老油田挖潜稳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凌云同志在潜心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同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走地震、地质、测井、开发等多学科一体化系统研究的技术发展之路,特别注重新技术在解决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实际问题中的转化应用,近年来先后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方法为大庆、吉林、辽河、大港、冀东、中原、新疆、吐哈、塔里木、珠江口等地区的油气田争储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石油高级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凌云同志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和宣传,经常奔波于国内各油田进行技术讲座,先后走访了世界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极高声誉,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与世界权威专家对等交流、与WGC、CGV等国际一流物探技术服务公司同台竞争的良好局面,充分展示了中国石油在国际舞台上的技术实力,为东方物探开拓国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凌云同志高度重视后备人才及研发团队的培养建设工作。他常说:“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精神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近年来,他与院校合作培养博士6人,培养博士后9人。 2009年6月,为推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快速发展,凌云同志受命兼任国内首家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为了锻造一支复合型、综合性、国际化、开放式的一流研发队伍,更好地满足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研究需求和未来发展,凌云同志以潜心学术、激情创新、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汇集了物探、地质、测井、油藏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人员50余名,精心设置了基于综合信息导向的国际化研发组织结构,推行开放式研发模式,聘请在油藏地球物理领域有建树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入研究团队,吸收公司博士后流动站9名博士后参与团队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及多个油田开发项目的研究任务。

随着凌云同志在国际物探技术研究领域的名气日盛,他对于企业的忠诚却与日俱增。80年代学有所成后毅然奔赴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多年研究取得的累累硕果全部奉献给企业。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高层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考察时,提出以十倍于目前待遇的优厚条件邀请凌云加入他们的研究队伍,凌云同志婉言谢绝。他说:“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根植在公司的沃土里。我的每一个梦想也都是伴随着祖国的日渐壮大而实现的。对我而言,忠诚比金钱更重要。”

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一条坦途。从中原到华北再到塔里木,从黄土高坡到滩海平原再到浩瀚沙漠,凌云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硕果累累,也伤病累累。钻机压伤过腰,车祸摔伤过背,因长期野外生活导致胃出血动过一次胃切除大手术。但凌云从来没有后悔过,看着自己工作过的地方高高竖起的井架和滚滚的油流,阵阵伤痛就会化作股股暖流。为了研究工作和他热爱的事业,他几乎天天加班加点,常年的高负荷工作使他的身体受到很大影响。2007年12月25日,他在向总公司作项目验收汇报之前,发现自己不明原因地便血不止,但此时与会的领导专家们都已齐聚会场,作为项目长和主讲人,为了圆满完成汇报工作,他一直坚持到下午。会议结束后,凌云被紧急送往医院并接受了手术,接诊的医生感慨地说:“你这个人真够有胆量的,你失血已有近千毫升!”正是这种默默奉献、孜孜不倦的忘我精神,支撑着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初中生到博士专家,从一名普通的野外地质队员到业界学术权威,完成了人生舞台上一次又一次传奇式的蜕变。

光阴荏苒,岁月流金。凌云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最美地质队员和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坚定信念。他期望着能够通过自己与团队的持续努力和不懈探索,为中国石油物探行业尽快跻身于国际一流行列,为我国能源勘探开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