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印同志工作照
王友印的父亲是勘探二队老一辈的钻探职工,他自然成了名副其实的“钻二代”,在父亲的影响下,1983年3月来到勘探二队从事野外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艰苦的野外环境,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为他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夯实了基础,成为了奋战在野外一线的最美“钻二代”。
扎根一线 兢兢业业
近年来,勘探二队坚持向西部发展战略,深入新疆、青海、陕西等地进行勘探,2006年,王友印成为了第一批进入新疆戈壁滩施工的钻工。戈壁的气候异常恶劣,夏热冬冷,冬天忍受着狂风的肆虐,夏天要忍受温,在炎炎的烈日下坚持施工,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连生活用水、食物都成为问题,许多刚进入戈壁的工人纷纷回程,但王友印却没有离开,在戈壁滩一直坚持到最后,他还鼓励机长与工友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鼓足士气,互相扶持,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他经常与机长仔细研究地层情况,协助机长完成一个个优质钻孔。结束在新疆施工的日子,他回忆道:“在戈壁滩上施工是很艰苦的事情,特别是在沙漠施工时吃水是一大难题,有时候碰到风沙天气,别说是生产用水,就连工人的饮用生活用水都难以解决。所以,等水运来时我们就用大桶储备,平时都舍不得用,起码留下2-3桶以备不时之需。有了水,我们再继续干,但从没想过放弃,回头撤退不是我们的作风!”正是靠着这位“钻二代”顽强的作风,他一直奋战在野外一线,三十年从无退缩,也使得我们感受到了“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钻工精神。
2008年,王友印又成为了第一批奔赴青海瓦乎寺施工的钻工,青海瓦乎寺勘探区,位于托勒南山南侧,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终年积雪,常年高寒,氧气稀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一般人很难到达这里。王友印刚上山就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差点昏倒在工地上,工友们都劝他回去,但他说:“你们劝我回去,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但今天我一定要上山去,我干了这么多年,从没来到过这么高的地方施工,今天我一定要征服这座山!”在施工中,他提议针对高原作业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用塑料布把泥浆盖住,并在工作帐篷里、水泵边、钻杆摆放处点起炉子,用热水浇灌冻住的钻具,防止泥浆凝固,从而保障该钻机的安全正常生产。在高海拔区恶劣的环境下,他耐住严寒,坚持施工,正是靠着顽强的毅力,他跟其他工友一起坚持在青海高海拔区7个月,直至全部任务完成。
刻苦钻研 屡创佳绩
2010年,王友印随钻机来到淮南工地,他所在的237钻机与其他三台钻机接到了完成谢桥矿东翼采区岩溶陷落柱勘查钻探的任务,该项目施工难度极大,地层构造非常复杂。但王友印和他的工友们却没有吓到,在施工中,他担当起一名经验丰富的钻工师傅的责任,仔细钻研采空区钻探问题,与机长、技术员一起攻克难关。在施工中,穿过地层采空区,分别下了三路套管,最大的套管Φ达到190MM,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钻进,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出现埋钻、卡钻等孔故。针对当时的环境,王友印与大家一起认真琢磨,他综合多年来的钻探经验,借鉴优秀的堵漏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煤层顶板垮塌、泥浆漏失等难题,保证了237钻机在谢桥矿东翼采区岩溶陷落柱勘查钻探任务任务的顺利完成,赢得甲方领导的赞誉。
王友印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经常会创造小发明提高效率。在淮南丁集施工时,王友印观察到60mm孔径的钻杆在架子上摘挂难度大,他自主发明了适合安放钻具的挡管器,有效的增加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作强度。
关爱同志 助人解忧
三十年的钻探工作中,王友印总是虚心好学,助人为乐。对老一辈的钻探工人,他十分尊重,遇到不解的难题,他都虚心请教。对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他总是悉心教导,传授他们丰富的钻探知识和经验,手把手的教给他们工作要领,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地质工作的工艺流程与知识,每每临近春节,大家顿起思乡之情,归心似箭。王友印作为他们的老大哥,便给他们作思想工作,讲述以往他的钻探经历,使他们更加安心,积极努力的对待工作。在他的培养下,新人们逐渐成熟,有的已经成为了优秀的机长、班长,为勘探二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常常说,二队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三十年的所学回报二队。
在平凡的岗位上,王友印热心助人,经常帮助家庭困难的工友。有一次,在工地上张某突然发病,摔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奋不顾身立即抱起张某到就近的医院强抢救,从而挽救了他的生命。渐渐的大家对于这位老大哥很信赖,有难事都纷纷找他帮忙,他都力所能及帮助工友,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王”。
30年的勘探生涯,他用一首诗写成了他的感悟:
投身勘探三十年,足遍祖国山与河,
戈壁沙漠斗酷暑,雪域高原抗严寒,
堪叹愧为子夫父,少孝爱慈常怀惭。
窃喜为国资源事,略尽微力自欢颜。
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钻二代”的美丽故事,当笔者问及他三十多年一直奋战在野外一线,是否感到生活枯燥与乏味的时候,他说:“爸爸就是老一辈的勘探工人,自己当了半辈子的钻工,虽然辛苦,然而我满足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