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特写:中山码头的泪水

2014年12月13日20:5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特写:中山码头的泪水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苑苏文、杨绍功)13日上午10时,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南京中山码头的丛葬地纪念碑上。时长1分钟的警报拉响时,市民们刚唱完国歌。静默开始后,有人低头致哀,有人则还在脱帽。

  这是中国首次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进行国家公祭,许多市民对仪式还不熟悉。

  此时,远处长江大桥上的汽车停驶,江面上的轮船鸣笛,汽笛和警报的共振让人的耳朵嗡嗡作响。人们希望以这种共鸣,致意77年前同一片水边,同一片天空下的同胞。

  1937年12月13日,在刺耳的炮火声中,南京城沦陷。在那之后持续6周的时间里,在安全区避难的青壮年、大方巷难民营的近两万难民被日军杀害,抛尸中山码头。

  上世纪80年代,南京在包括中山码头在内的17处丛葬地竖起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中山码头的纪念碑由3个通体雪白的“人”字紧连组成,象征南京30多万遇难同胞的白骨。

  警报响罢,一所中学的学生上前献花,不少人眼中噙着泪水,人群中啜泣声不停。

  “只要一唱国歌,我们就掉泪。”64岁的南京市民苏洪才说。默哀完毕,他意犹未尽地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在纪念碑周围转悠。他的老伴因为中风,没法说话走路,但一听说今天是公祭日,不到6点就醒了。

  “她不能说话,但脑子里有数,看电视的时候,只要调到抗日的电视剧,她就不去睡觉。”苏大爷说,他最难以忘怀的,是抗日电视剧中“鬼子”的狠毒和中国人的善良,“咱们中国人就是太慈悲了,举办公祭日就是能够对后代加大宣传,让日军侵华的罪行尽人皆知。”

  不同于大多数人只能从电视剧中知道日军的侵华历史,“鬼子”的记忆一直烙印在70岁的曹佩玲(音)心里,甚至被刺刀刻在了脸上。

  “你看我鬓角上的这个疤,就是小日本用刺刀刺的,那时候我刚满一岁,日本兵住在我家,我从床上掉下来,他就用刺刀刺下来了。”曹大娘撩开右鬓露出一个五厘米左右的伤疤。说起那段经历,老人的眼泪立刻往下掉,连连说“不能提”。

  曹大娘的老家在江苏北部徐州的一个小村,日军杀死了她的外公和外婆,强奸了她的母亲。“村子里的男人全都去打日本鬼子了,但是去一个连的人,都回不来几个,留下的姑娘和媳妇为了躲避日本人的强奸,都把锅灰抹在脸上,从来不打扮,不出门。”她说。

  对于出生于1984年的张义来说,这些都是他祖辈的记忆。在死难者纪念碑前,他和朋友举着自制的“勿忘国耻”横幅,不停地招呼记者拍照。

  “举横幅就是想宣传一下公祭日的精神,我觉得我们年轻人更应该记住国耻。”张义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从小就没少听长辈讲南京大屠杀时家族的遭遇。

  “我祖母小时候跟着家人逃难,才从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她和我妈把这段记忆传给了小时候的我,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铭记这个日子。”他说。

  公祭现场还有不少小孩子。今年只有2岁的欣欣刚会说话,默哀时,她骑坐在大伯脖子上。“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都是我的长辈告诉我的,小孩子虽然可能不懂,但是我希望她感受一下这种气氛,就带她来了。”欣欣的伯母说。

  对于今年首次的国家公祭,不少每年都会参加地方性纪念活动的南京人认为“早该如此”。

  退休职工陈先生每年12月13日都会在家里祭祀死难亲属。这次,他和20多名初中老同学相聚丛葬地,共同度过首个国家公祭日。

  今年是孙先生与曾经的“南京十二中67届初二四班”的同学们相识50周年,老同学们都认为选择此时此地再聚首十分有意义。

  “从国家层面重视公祭日,中国人才能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只有我们强大了,别人才不敢与我们有争端。”聚会的召集人孙先生说。

  孙先生上中学时常听外婆说起家里曾经被日军占据了房子,还有一位老邻居,在上学途中亲眼目睹惨烈的屠杀。

  1985年,位于江东门“万人坑”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城市里的各个丛葬地也竖起了纪念碑。“在那之前,我们只能听家人说这段历史。有了纪念馆,才终于有了可以纪念的地方。”孙先生说。

  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死难者”成了南京城的底色。广播里、电视上、路边的报纸上,都在传递向77年前那场全人类的灾难致哀的信息。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