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陈光明)每年12月13日都是南京的悲伤时刻。今年的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领导人将出席国家公祭仪式。这也是通过立法在国家层面举行的公祭活动,将成为南京这座古城新的历史记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祭奠仪式已有20年历史。由于准备国家公祭日的活动,纪念馆已闭馆近一月进行准备工作。尽管闭馆,但每天前来馆前探望的市民和游客仍络绎不绝。分散于南京城各处的南京大屠杀遗址,每天都有市民前来献花、祭奠。
有关南京大屠杀祭奠活动的大型音乐会《和平颂》12日进行公演。各影院也在上演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影片。当地电视台已经连续10余天,推出大屠杀幸存者的访谈节目及历史回顾等。
每年的12月13日都格外寒冷,但每年都有幸存者坚持站在悼念仪式的广场上。今年来参加悼念仪式的日本反战友好人士,以及南京大屠杀期间援助中国人民的外国友人亲属等,都已抵达南京。他们也将参加当地将举行的悼念活动。各地媒体记者也云集南京,对中国首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给予高度关注。
据了解,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外,同时有8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和纪念地将举行公祭仪式。
13日10时01分,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将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路上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