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中央管理地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柯坪油气科探1井工作组:不畏黄沙抗风雨,敢上天山搏油龙

2014年12月11日14:53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柯坪1井工作组在进行岩屑观察

西域边寒,亘古荒原,满眼所见即是灰黄的戈壁、砾石,偶尔可见的几颗枯黄的衰草,似乎也在凛冽的朔风中抖动。然而就在这片生命之畏途,却活跃着这么一群甘于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这片荒原。

柯坪油气科探1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东段矿权空白区和低勘探程度区部署的首口油气科探井,柯坪1井井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周围遍是荒山,环境恶劣。四周为高山围绕,手机信号微弱,通讯条件较差。春秋季节沙尘暴严重,夏季时有暴雨,冬季气温较低,时有降雪。井区附近没有水源和道路,生活用水需要从20km之外的水源运送而来,开展地质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风沙、高温、防洪、用水和防恐等问题是工作组成员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4年,新疆发生多起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考虑到队伍以及财产安全,项目组多次与柯坪县县委、县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工程用水用电、营地安全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与协调。并通过井场实地调研,对新修道路、钻前设备安装、营地建设、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柯坪1井井场标准化建设、营房安置情况等进行了讨论和踏勘,确定了安置方案,做好了开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加强安全保护,最大限度确保不会受到暴力事件影响。

带着大家的期盼,心中的热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柯坪1井工作组第一期工作人员邱海峻主任、白忠凯博士、杨有星博士和凌支虎教授一行4人,在“5.22乌鲁木齐爆炸恐怖案件”后的第三天,来到了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柯坪县玉尔其乡铁热克阿瓦提村的柯坪1井井场。

2014年5月29日柯坪1井顺利开钻,在随钻工作中,柯坪1井工作组成员们尽职尽责,积极乐观的投入到了艰苦的工作中,赢得了油气中心和柯坪1井现场工作人员的欢迎和赞扬。无论是顶着肆虐的狂风还是雨水与冰雹,工作组成员们的身影都不时闪烁在井场的各个角落,耐心细致地给钻井人员讲解技术问题与地学知识,帮助判读地质现象。白忠凯博士,杨有星博士,凌志虎教授,唐跃高工,单衍胜博士,李昭,孙智超等等,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一批又一批的工作组成员都怀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对获得油气发现的热切期盼,来到了柯坪1井……

井场上强烈的紫外线和呼啸的沙尘,吹打着每个人的脸庞,长时间与世隔绝的野外驻守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柯坪1井开钻时,白忠凯博士的女儿刚刚出生仅2个月,但其仍然放下女儿和月子中的妻子,和工作组成员一起赶赴钻井现场,后来由于他的妻子白天要正常上班,晚上要独自一人照顾年幼的女儿,工作和生活的劳累曾经使她昏倒在地,……杨有星博士在井场工作期间,他的妻子发现已怀有身孕,但他为了现场工作,顾不上返回北京看望妻子,仍然连续驻守井场3个月。凌志虎老师是工作组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五十,但是同样坚守在野外一线工作,和其他成员一样顾大局、舍小家,保证了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井场艰苦的工作条件不断考验着大家,有时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大家只有冒着大雨进行现场工作,劲风夹裹着雨滴打在他们的脸上和身上,衣服湿了,手冻僵了,但工作没有停止。无数次抢修被大水冲毁的道路,无数次顶着夜晚的严寒查看刚出桶的岩心,无数次为了给家人报个平安,顶着沙尘暴在群山中寻找微弱的信号……但这些都更加坚定了大家最初的信念,要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获得油气的新发现!

南疆的风雪即将来临,大家已做好抗严寒、战风雪的准备,工作还在继续……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