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河北

白永辉:山水·青春·绽放

2014年12月11日16:5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白永辉同志在工作中

《论语·雍也》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跋山涉水,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冒着凛冽寒风,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无怨无悔,排除万难,用自己的坚持不懈在这条道路上奋勇直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地质人。

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水文四队”)的白永辉就是他们中优秀的一员。他出生于1974年,1996年从成都理工学院水文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带着满腔热忱,来到水文四队。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八年,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地质事业,从一个普通的地质技术员成长为水文四队队长助理兼水文资源调查中心主任,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从青涩到成熟,实现了完美蜕变。

吃苦耐劳 乐观面对困难

野外作业对于一名地质工作者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机会,白永辉也不例外。野外作业没有问题,但因为是回族,许多东西忌口,吃饭就成了问题。在野外,能找到个吃饭的地方就不错了,就别说回民吃饭的地方了。他走出校门的第一站便是作为地质员,负责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工程地质勘察的野外编录,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白永辉自备了炊具。白天,在冬日的寒风中泥一把水一把,双手布满了风干裂口;晚上回到住地,别人可以马上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自己动手做饭,可他还开玩笑地说自己天天“吃小灶”。 从1996年的8月一直干到了1997年的4月,工程竣工时大家都忘记了办公室还有一位新同事。野外工期短时,自己就买两个馒头或者烧饼,喝点热水,条件好时,再来碗小米粥啥的,凑合凑合就过去了。工作没过多久他就变得又黑又瘦。同事们还打趣说“你们看看,小白都快变成小黑了”,他总是笑笑说“黑点好呀,一看就是干地质的!”。但其中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呢?

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是白永辉的工作常态。有细心的同事帮他统计了一下,最辛苦的一年,他出差天数达到了300多天。“不是在外地,就是在去外地的路上”,大伙儿经常这么调侃他。“不要总是这么拼命,适当的也得休息休息,不要年纪轻轻的,就把身体搞垮了”。也有人这么劝他,可他却满不在乎的说“这有什么,哪个干地质的没有点小毛病,要是这么怕苦怕累还怎么干这一行呀!”

吃苦耐劳,积极乐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地质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诠释的淋漓尽致。

迎难而上 变不可能为可能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炼油质量升级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十大重点支持项目,也是河北省 “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项目审批前夕,恰逢环保部出台了地下水环评导则,故地下水环评能否通过成为关键,考虑到地下水环评导则刚刚出台,部分水文地质勘查技术要求远远高于常规的水文勘查,加之工期紧张,华北石化找到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所,但均被其婉言拒绝。此时,沧州市市长想到了水文四队,请水文四队一定站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承担起华北石化水文勘查任务,并且还要按时、保质完成,确保整个项目环评通过环保部评审。白永辉同志临危受命,面对的是“三座大山”——时间紧、任务重、没经验。但他并未退缩,带着自己的团队便奔赴了野外一线,边干活边解决问题。

抓项目白永辉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人尽其用,每个人负责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同时注意团队间的协作,及时沟通。没经验就多学习、多研究,每当遇到新的问题,白永辉都会积极地去寻求各种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虚心地向老同志求教,认真吸取他们的经验。

在这段时间里,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这个项目应该怎么做,大脑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别看他在休息、在吃饭,其实他心里装的、想的都是技术和项目”这是大伙儿对他的印象。他经常一工作就到了深夜,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一次,白天的采样工作结束后,已到了晚餐时间,白永辉打了饭端回临时办公室,等同事们吃完晚饭去找他开晚间工作例会时,才发现饭盒里的饭菜已经冰凉,他还在整理报告。直到凌晨五点,他早已忘记了吃饭的事,新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就这样,白永辉带着他的团队用了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平时一年的工作。他完成的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一次性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该工作得到了河北省、沧州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并颁发了市长特别奖。

迎难而上、乘风破浪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地质工作者应有的工作豪情。

爱岗敬业 带病取得找矿突破

河北省沧县石盐资源普查项目,是省地矿局2012年度 “6661”工程中的 “1”。 省厅、省局领导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可能改写沧州固体矿产历史的项目,沧州市政府和沧县政府也对该项目高度关注。该项目勘探孔深达3000米,并且单位缺少深层钻探和超长取芯的技术和经验,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白永辉同志带领他的团队,起早贪黑的工作。缺少资料就去石油和水利等部门去搜集,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关键钻孔资料,他更是拿出了“三顾茅庐”的精神,硬是把资料“磨”到手,为此他不知跑了多少路、陪了多少笑脸。在项目关键环节盐矿钻孔位置的选择上,他夜以继日的分析整理资料,那段时间大家很少看到他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总是低着头,行色匆匆。为了选出最有利的钻孔位置,他一次次的进行野外踏勘,勘查区内每个钻孔、村庄的位置他都能了然于胸,成了一张“活地图”。而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钻井深、取芯长、标准高。为了使掌握的数据及时准确,他和他的团队长期在施工现场“蹲点”,带领大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钻时录井、岩屑录井、岩芯采取、泥浆性能检测、氯离子滴定和岩芯编录等等。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得了腰间盘突出,严重的时候坐、站都不行,他只能趴在工地的行军床上让人将取得的各项数据拿到床头进行分析。实在不行,他便让人扶他到现场。最终,白永辉带领团队按照设计要求优质高效的完成了该项目,刷新了省地矿局深孔钻探施工的多项纪录。经估算,勘查区石盐矿储量达450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总价值约20万亿元,项目完美收工。

勇于创新 培养人才重发展

白永辉在单位有两个外号:“奔跑者”和“创新达人”。 他总是在不断的出差中,“在路上”,是他独有的节奏;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价值的提升。对于白永辉来说,他认为创新就是结合实际多想想。但有时候,就是多想了那一点儿,就可以总结提出一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或工艺。为了更好地取得详实的技术参数,白永辉就带领他的创新团队吃住在工地,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问题、重新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白永辉系统总结研究了地热资源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所涉及的地热水处理技术、地热能梯级利用工艺、地热水综合利用方法,提出了适合本区的应用技术和工艺。基于此,白永辉所负责的团队被沧州市总工会授予“白永辉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省国土厅委托白永辉作为负责人起草“河北省地热矿泉水资源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写技术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忘我工作的同时,白永辉同志一直很注重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努力把年轻人推向第一线。他常说“应多给年轻人一些锻炼与成长的机会,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思维开阔,头脑灵活,不拘泥于固有思维和模式,日后一定能够成为祖国地质事业独当一面的新生力量”。白永辉同志总是尽可能的为年轻的同事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工作中的疑难点,对年轻同事给予热心的扶持和悉心指导,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如果说找矿是一条弯曲的山路,白永辉同志给大家传授的经验就好比路上的一个个标记,告诉后来人哪个地方有个坎,哪个地方有道坡,甚至哪里有条便道能够直接通往山的那边,而不必翻山越岭。正是由于白永辉同志的诲人不倦、甘为人梯,为单位培养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使他们迅速的成长,并充实到许多重大项目之中。

愧对家人 舍小家而顾大家

十八年来,白永辉同志多次担任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的工作。因为他知道,选择了地质找矿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亲人的牺牲。为了心爱的地质事业,他长期坚持在一线奔波劳碌,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家庭,没有时间孝敬自己的双亲。

2014年,对白永辉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他的孩子面临中考,父亲生病。可他毅然接手了河北省献县“中国温泉之城”申报项目。

父亲身体不好突发异常情况急需住院观察治疗,他也想在第一时间赶回家,为老父亲尽孝,但此时正逢项目申报的关键时期,项目进展的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的带队在献县昼夜准备各种申报材料,论证各个环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献县“中国温泉之城”申报项目,在与山东济南、福建厦门、福建漳州、广东丰顺的决逐中,以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中国矿业联合会及各省专家的评审。献县也成为全国唯一申报成功“中国温泉之城”的县级城市。白永辉也因此受到献县政府的特别奖励。直到现在,他的心底还埋藏着一份对家人的歉意。

对于白永辉来说,如果投身地质事业的梦想是一颗种子,那么“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就是土壤、雨露和阳光。如今的他已硕果累累。他是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水文工程地质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白永辉”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河北省“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 河北省地矿局“155人才工程”技术带头人、沧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北省矿产资源督察员、河北省知识产权援助中心专家、河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储量评审专家。一直被评为队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2008年、2009年、2011年、2013年沧州市优秀党员,2009年省地矿局优秀党员; 2014年省地矿局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水文资源调查中心获省地矿局2005-2008年度、2009-2013年度省地矿系统先进集体。

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地质锤和罗盘,跋涉在山水间,这是他最简单而朴实的写照。他质朴、低调、内敛,却将平凡的生活演绎的熠熠生辉。凭着那份坚韧和执着,相信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带领他的团队书写新的篇章!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