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贵州

马德胜:青春热血献地矿 “生命禁区”写春秋

2014年12月11日16:32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着“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于此。因极度高寒缺氧,这里又被称为“生命禁区”。就是在这个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里,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的一支近400余人次的队伍,攀越在崇山峻岭间,穿行于大河深谷中,前后奋战15年、行程几十万公里,与全国上万名地质大军一道,共同创造了两大地质理论,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作为贵州省地调院西藏项目队队长的马德胜,把他的人生履历,填写在了青藏高原极度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他率领团队置身于 “生命禁区”,踏勘着世界屋脊的处女地,攀登在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雪域,奋力追逐着找矿报国的梦想。他用汗水和热血融化千年积冰,用信仰和激情降服千难万险,用胆识和智慧敲开沉睡的宝库,用责任和使命诠释“三光荣”精神,取得了一批批重要地质成果,实现了一项项找矿重大突破,打造了贵州地调院“精琢地学极品,服务社会一流”的品牌。2011年,当他们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那一刻,马德胜和同伴们相拥而泣。多年来付出的一切艰辛,总算有了回报。

一、爱岗敬业,夯实业务基础

青春年少的马德胜由石家庄经济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满怀着父母及老师的期望,前往贵州地调院从事区调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很清楚,如果没有熟练的业务能力,要依据工作流程,严谨地完成野外地质调查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参加贵州1:5万甲戎抵季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他始终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虚心向业务技术强的老同志学习,向老专家请教,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对每个技术环节和要求都反复琢磨。

自组织上分配他到西藏项目队工作以来,始终不忘“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工作之余总是不断地学习更多的地质科技理论知识。每天,在海拔5000多米的环境条件下翻山越岭、穿越路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地,夜晚,当队友们进入梦乡时,他还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学习,对每天所看到、收集到的地质现象进行归纳深研。当队友问他为何如此拼命时,他说:“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只有挤出时间学习,唯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干好本职工作,提交优质成果”。通过刻苦钻研,夜以继日的不断积累,他很快地全面掌握了各项地质专业技术。2010年,他由一名技术员上升为大组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被提任为项目队副队长,2012年提任为项目队队长,成为西藏项目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项目队队长,全院公认的年轻技术骨干、管理能力强的年轻干部。

二、身先士卒 甘于奉献

他不怕苦,不怕累,把生死置之度外,困难面前始终走在前头,冲在前面,哪条路线最艰苦、最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全体队员做出了较好的榜样。

2008年7月,正是北羌塘的雨季时节,冻土层开始解冻,这里根本就没有路,汽车行驶的地方全是沼泽、湿地、河流、险滩,只有在草原上,才有几道车辙,汽车在泥泞的草原上艰难行驶,陷车成了家常便饭。当地质调查路线远离大本营时,只能靠自救。只要车子一陷进去,像稀饭一样的冻土层便会将整个车轮吞没。这时,只能先用铲子将稀泥铲开,然后用千斤顶将车顶起来,再四处找石头往车轮下塞。有些地方找不到石头,只好用布袋装沙子来替代。一次在“打游击”的途中,车子陷进了河道中,凌晨6 点,气温极低,零下10度左右,在高原上一旦发生感冒,将会引起脑浮肿、肺水肿,若抢救不及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当时与大本营已经无法联系,只能靠自救,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他毫无顾忌地带头跳到河中刨稀泥、抱石头,待上到岸上时,已冻得嘴唇发紫、全身发抖。那天汽车陷了10多次,他的手几乎磨出了血泡,但他还是坚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地质路线的调查任务。

2009年,项目队另外兼任羌塘盆地油气项目。该工作区的东北部因河流阻断,车辆无法通行,再加上野狼、棕熊出没频繁,给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争取时间,不耽误工期,他建议采取“打游击”的方法穿越该区。在他的再三要求下,项目队长批准了他的方案。他在备足干粮和饮用水之后,与民工一道徒步艰难跋涉,趟过齐腰深的冰冷刺骨的河水,穿越在高原之上、峡谷深处,好几次与野狼、棕熊相遇,令人毛骨悚然,幸运的是每次都能巧妙地避开,化险为夷。就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超人的胆识,通过近10天的艰苦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路线穿越。回到大本营后,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信念转变成责任,追求就自然变成热爱,从而无所不能超越”。

2010年8月,在羌塘工作区,项目队队长因事暂时离开,而大本营面临着转移到下一个工作区,由于项目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区需分为2个,战线长、人手少,进入工作区的人员调剂分配、物资补给、有关手续的办理等等都需要安排处理,如果等队长回来就得耽误一周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为尽快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野外调查计划,在这节骨眼上,时任大组长的他,主动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并带着队伍安全到达目的地,将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2011年,第一次决定穿越念青唐古拉山,他雇了两个当地藏民,4匹马驮着一个星期的食物,带着4名技术员,3个民工,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山里进发,开展游击式的野外作业。

念青唐古拉山海拨在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气候变化无常,一天中往往出现阵雨、冰雹、雷暴、闪电等天气现象,地形切割大,车辆无法通行。山势陡峭,形成高山深谷,山峰巍巍之势更是让人望而生畏,欲步而止!难以想象在这里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是怎样一幅景象。然而,就是在这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冒着生命危险,行进于冰川与深谷之间,攀爬在雪山和峭壁之上,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头两天还算顺利,虽然路途艰险,天气无常,但总算没什么意外发生,一行人顺着深谷摸索着前行。遇到河流阻断去路,他第一个下河试探深浅;遇到峭壁挡住步伐,他第一个翻越峭壁,寻找能让马帮通过的小道,总算是熬到了最后两天。就在最后关头却突然天色聚变,大雨磅礴,大家全身都湿透了,提前准备的雨伞根本挡不住狂风暴雨。半个时辰后暴雨演变为暴风雪,电闪雷鸣,冰雹随之而来。一个民工手握测制剖面的测绳,一道闪电顺着绳子瞬间爬上手心,如同触电一般,民工一哆嗦,测绳掉在了地上。在这紧急关头,他朝着同事大喊道:“丢掉……地质锤……”,然后,带着大家向搭好的帐篷奔去。

有一次,野外打游击到达大本营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当扎好帐篷,铺好被褥已经是晚上10点,刚睡一会就下起了大雨,被子一会的功夫就被浸湿了,帐篷外面,呼啸的风声在雨中显得格外刺耳,而帐篷就像一叶孤舟在大海中无助的摇摆,让人不寒而栗。刚刚毕业就进藏工作的新同志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显得更加恐慌,这时候,马德胜急忙安慰大家,给队友们鼓气,鼓励大家面对困难要沉着稳定。

第二天,游击小分队开展野外剖面测制,虽然大家晚上的睡眠都不好,但都强打起精神认真的收集野外资料。由于海拔高、天气干燥,行走都很吃力。到了中午,一个个被晒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特别是他的嘴唇严重开裂,声音都变得嘶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为大家讲解关于地质构造方面的知识。由于说话吃力,他就从包里拿出草稿纸,在纸上绘图,在纸上用文字讲解。他的这些举动让队友们深受感动,眼眶都湿润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支长年战斗在青藏高原的队伍,不仅仅代表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也是贵州省地矿局的一扇窗口,代表着贵州现代地质工作者在世界屋脊上飘扬的一面旗帜,是新一代贵州地矿人敢于拼搏,勇于挑战的具体体现。而队伍的发展,靠的是人才,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才能延续贵州地矿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增强这支队伍的生命力。

马德胜任项目队长后,他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当作重中之重。结合野外项目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项目内部广泛开展“比技术、比质量、比贡献、赛作风”的“三比一赛”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技术交流,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全力打造带头人和领军人物。

三、以人为本 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风险因素极高,一是高原病。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少,如果感冒,就可能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恶性症状。二是天气多变。高原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下雪、降冰雹。三是路况复杂。野外地质工作区大多人迹罕至,无路可走,温度较高的夏季,很多平时上冻的地方会融化成烂泥沼泽,汽车最容易陷进去。马德胜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艰苦恶劣生存环境的分析,结合可可西里几次发生地质队员失踪的教训,认真做好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从衣、食、住、行、遇险、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从安全培训到制度建设,从安全主体到安全环境,从应急预案到具体实施,从安全隐患排查到整改落实,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适时监控、督促检查,遏制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西藏项目队连续取得15年安全事故为零的好成绩。

他在青藏高原工作以来,发生的车辆陷车自救、互救、队友因强烈的高原反应症状引起的脑浮肿、肺水肿、寻找迷失方向的工作小组人员等等,几乎数不胜数。但是,由于应急预案措施有力,组织得当,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一次,马德胜突然接到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同行求救的消息,说他们的车在离项目队营地25公里的河道中被陷了4天,由于自救无果,通过各种渠道才了解到项目队大本营的GPS点,便派两个体力较好的同志赶来求援。他们早上9点从20公里外步行出发,下午4点才到达项目队大本营,20多公里行程走了近7个小时。营救的路是没有的,只能按照GPS点试着向陷车方向进发,运气不好的是,虽然绕着山脊走,刚走了几公里,依然还是免不了陷车,救援不成,先得自救,好不容易才勉强把车从泥潭里拖了出来,由于天色已晚,只好先回大本营,次日再去救援。第二天一大早,他同队员们又驱车出发,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到达营救地点。

在救援过程中,车轮卷起冻土下的一块块稀泥巴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上,但他没有退却,没有叫苦。拖了一次、二次,再拖一次、二次、三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车拉出了河道。

一次,工作小组2名队员在开展路线穿越中,由于迷失方向,傍晚还未回到营地,他立即安排人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头寻找,直到凌晨3点,才将2名队员找到,安全回到营地。

在青藏高原,未经适应的人进入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大气缺氧,将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

2012年7月,项目工作区位于海拔5100米的北羌塘“无人区”,为了避开即将来临的雨季和即将解冻的冻土层,项目队决定迅速开展野外路线穿越,才大学毕业并且是第一次进藏工作的郭海被分配到副队长吴滔这个小组,负责图幅内重要的主干路线。一天傍晚,队长马德胜带领的小组穿越路线在返回大本营的途中,突然电台里传来急促的传呼:“队员郭海在山上工作时出现胸闷、头昏脑胀、全身浮肿,副队长吴滔发现情况危急,已强行把人带回大本营”。听到传呼的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人命关天,时间就是生命。他当即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已到达驻地的车辆立即护送郭海下山,直驱县城。已到驻地的两辆车同时出动,第一辆车上带上四个民工,在前方探路,以防陷车,第二辆车带上两名技术员照顾郭海。

一路上,前面的车拼命的直奔,后面的车急速追赶。沼泽地、河谷洼地、陡峭山岭,已经来不及选路,车辆之间相互传呼,告知前方路况,这声声的传呼震撼人心。

夕阳毫不留情地坠入山谷,仅有的晚霞留在天际,透着微弱的光。一路疾驰,终于在最后一抹晚霞即将退去的时候,全部车辆冲出了沼泽地带,驶向依稀有路的便道。

午夜,在县城简陋的病房里,众人焦急的等待着医生的诊断结果,郭海的脸已经浮肿得像个大西瓜,脸色发乌。医生观察症状后,表情凝重的告诉他们说:“可能是肺水肿,县城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一步治疗,只能开一些缓解病情的药物控制,最好的办法还是急速送往拉萨治疗。”这时,大家的心情再次紧张了起来,队长马德胜果断作出安排,由他亲自带队连夜直奔拉萨。通宵达旦的长奔,一夜的无眠,一场千里救援在藏北拉开!

藏北的夜晚,寒风肆掠,在车灯依稀的光线下,驾驶员瞪大双眼,精神高度集中,努力地去判别方向,在坑洼不平的路面、狭窄的便道上小心行驶。第二天下午,救援车队终于顺利到达拉萨市西藏军区医院,大家守候在病房外,焦急的等待医生的诊断结果。半个时辰后,医生终于从病房走出来,告诉大家:“这是强烈高原反应症状,幸好送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这时,队友们才松了一口气,20多个小时的连夜跋涉没有白费,大家的心情得到了安慰,而且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危难时刻见真情”的同事情、战友情。

在拉萨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后,郭海的身体终于痊愈。千里救援行动温暖和感召着项目队的每个队员,又一次促进了队伍的凝聚力,项目队显得更加和谐、团结,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野外调查工作任务,项目成员徐方生腿部受伤未愈,坚持带病奔赴高原工作区;白培荣的岳父身患绝症,命在旦夕,他也未耽误过工作;李月森身患血管瘤,主动要求出野外;副队长吴滔在青藏高原工作十余年,不离不弃………

四、顽强拼搏 在“生命禁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几年来,马德胜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了多个“青藏专项”及“羌塘油气”项目,他带领项目人员实现了找矿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技术创新。西藏1:5万改则县北亭贡南部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向国家提交了三处矿产地。总计提交铜金属量105,788吨,金金属量9378 Kg。通过项目在该区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所证实,该区具有优越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对改则地区白弄闪长岩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总结分析,形成了典型的矿床模式。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上具有代表性,该矿床模式在行业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将在矿产调查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西藏1:5万塔惹增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新发现矿(化)点12处,提供找矿靶区1处,提交铁矿石量25.16万吨。证实了西藏塔惹增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近年来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将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藏1:5万改则县北亭贡南部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和西藏1:5万塔惹增地区地质调查项目所发现的矿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将为当地政府在本地区产业部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详实资料;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效果。初步估计,两个项目重要成果的发现,随着后期国家矿产勘察和社会商业开发的跟进,以及部分社会资金的投入,将会直接带动当地近2万人就业,带动投资近100亿元,强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改变当地产业模式和就业机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各项工作表现突出,马德胜先后多次荣获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局“青年岗位能手”、局、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局地质科技成果奖等荣誉。他以项目带队伍,出成果、出人才,谱写了“友善诚信、务实敬业、精琢地学、创新发展”的地调文化新篇章。

马德胜说:“我庆幸选择了地质事业,同时也庆幸贵州地调院选择了我,这是我今生的最大幸事。”在辛勤创业的道路上,他每天都在迎接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开动青年人智慧的钻机在新的地质理论知识的海洋里皓首穷经,上下求索,为贵州地质事业贡献着亮丽的青春和全部的力量,书写着他“找矿报国”的无悔人生。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