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成,泉州市泉港区人,1985年7月从福建省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分配至省197队任技术员。
只要是队长出差洽谈业务都会带着刘宗成,因为他就是一部活的“地质大字典”。而队上大大小小的报告,提交审批前都要经过他来把关,至今刘宗成还保持着一项纪录,他审查过的报告通过率100%。
30年来,刘宗成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技术带头人,从岩芯鉴定员、项目组组长到煤炭勘查研究中心主任、总工办主任工程师。先后承担或参与完成十几个矿区地质勘查项目,编写完成上百份各类地质报告,负责的多个项目在各类国家学术会议、省局获奖。
2009年,负责省财政专项基金勘查项目,先后担任永春县含春北煤矿区预查地质和安溪县新田北煤矿区预查地质项目组长,主编了《含春北煤矿区预查地质报告》,提交煤炭资源量1650万吨,实现了“四下”找煤的重大突破,对今后福建“四下”找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天湖山周边隐伏区下找煤树立起强大的信心。
2010年,负责漳平市14个矿山煤炭资源开发现状调查报告编制和数据入库,由于成绩突出,被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办作为专家抽调主审了42个、参审56个煤炭矿山开发现状调查报告。负责为全省煤炭唯一中型矿山《上京煤矿开发现状核查报告》进行审核和修改工作。
2011年,担任大田县雄峰-大庵坂铅锌矿区项目负责,主编《福建省大石坑矿段(5~13线)铅锌矿普查地质报告》,在传统地质找矿认为不可能有矿体存在的溪口组三叠纪以下地层,通过科研攻关、大力尝试,对大石坑矿段现有生产井采区进行实地测量、调查及分析研究和对所有地质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并充分利用,成功探明矿区储量达804.84万吨,铅金属量19.90万吨,锌金属量24.86万吨,银金属量202.72吨。
2012年,负责中央勘查专项资金—永春县贵德煤矿区预查立项申请和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担任大田县前坪下坑矿区铁矿项目负责,主编《大田县前坪下坑矿区酒埕曲矿段(扩界)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了铁矿石量382万吨。
2013年至今,刘宗成调入总工办负责地勘和地环技术指导、报告初审及质量把关工作,有效促进了197队地勘成果质量的稳步提升,成果报告一次性通过评估中心评审通过率达到100%。在此期间,刘宗成还主导参与了《福建省重点成矿带铁、铜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和《福建二叠纪含煤区深部地质结构和煤炭赋存研究》。负责和编制《漳平煤业公司吾祠井田矿井地质调查和资料重新分析报告》,为漳平煤业公司解决了长期困扰矿井的地层、构造和主要可采煤层对比定位问题。
2014年,作为安溪、南安、洛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总体技术指导,刘宗成大胆改变原有的规定,转变工作方法,优化人员分工,6至9月的三伏天里,50岁的他身先士卒,深入各调查小组,跟着技术人员一道穿梭在山间田地,反复检查对比收集到的资料,指导解疑。截止整个项目结束,共排查地质灾害点700余处、房屋高陡边坡隐患点2600余处,完成三地各村庄有人居住房屋隐患点的预防、治理方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制定群防和疏散机制。项目得到福建省地灾监测中心专家的一致肯定,并将197队开展的调查工作方法和流程作为样板和经验向全省推广。